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rèn)    州(jì) B . 担(hè)     畚(qí) C . 东(shuò)   南(yōng) D . (qū)     父(kuí)
2.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 . 甚矣,汝之不惠! C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 . —厝朔东,一厝雍南。
3.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其妻献疑曰 B . 其如土石何 C . 帝感其诚 D . 惧其不已也
4. 单选题
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且焉置土石? B . 何陋之有? C . 何以为计? D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5. 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1) 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2. (2) “河阳”应理解为黄河的北岸。
  3. (3) “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4. (4) 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6.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惩/山北之塞。 B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7. 单选题
下列关于《愚公移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生动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B . 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一些生动的细节。 C . 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 . 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8. 默写
根据提示,用《愚公移山》一文中的原句填空。
  1. (1) 愚公移山的原因:
  2. (2) 愚公移山的目的:
  3. (3) 智叟嘲讽愚公的话:
  4. (4) 愚公认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
  5. (5) 愚公移山的结果:
9. 语言表达
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1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1)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我之死”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本在冀州之南 B . 汝之不惠 C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 . 告之于帝
  2.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吾与毕力平险

    七百里

    ③子子孙孙,无穷

    ④何而不平

  3. (3) 翻译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 (4) 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什么?
  5. (5)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汲取哪些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