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 .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 .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 .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越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②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③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④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⑤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遇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08月23日05版,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的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它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B . 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机器人专家对人工智能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表示出了忧虑。 C . 人工智能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 D . “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 B . 文章既肯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 C . 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D . 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专家的观点,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我们能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深刻探索自身存在的本质,将会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B . “人机关系”是人工智能时代最令普通人关注的问题,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C . 我们应深入探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D . 只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人工智能,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就能避免未来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谔,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武帝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高祖有奇表,深自结纳。及高祖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于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高祖深纳之。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谔性公方,明达世务,为时论所推。上谓群臣曰:“昔为大司马,荷重任,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庶于国事有济。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弊,公卿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谔上书曰:“臣闻追远慎终,民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朝臣之内,有父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便分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兹,实损风化。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五品以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此也。

    谔又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上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不尚严猛,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多矣。

    邳公苏威以临道店舍,乃求利之徒,曷若明告天下,事业污杂,非敦本之义。遂奏高祖,约遣归农,有愿依旧者,所在州县录附市籍,仍撤毁旧店,并令远道,限以时日。正值冬寒,莫敢陈诉。谔因别使,见其如此,以为四民有业,各附所安。逆旅之与旗亭,自古非同一概,即附市籍,于理不可。且行旅之所依托,岂容一朝而废,徒为劳扰,于事非宜,遂专决之,并令依旧。使还朝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

    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甚有惠政,民夷悦服。后三岁,卒官。

(选自《隋书∙李谔传》,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B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C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D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又称表字,是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别名。在我国古代,男女都可有表字。 B .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 . 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D . 诸候死称薨,天子死称崩,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称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鄂喜欢学习,善写文章。曾在北齐担任中书舍人,经常接待和应对陈朝的使者。曾写作《重谷论》讽刺国家耗竭财用。 B . 李谔重视礼教,讲究孝道。他反对公卿子孙嫁卖祖父、父亲死后留下的妓妾奴婢获取钱财的行为。 C . 李谔注重文风,为官有功。针对当时轻薄之风,他先后上奏,建议革除文风之弊。四海之内,闻风仰慕。 D . 李鄂体察民情,造福百姓。苏威撤除毁掉路边的旅店,李鄂认为这种做法不合道理,只能徒然造成骚扰烦劳,让路边的旅店依然保留。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庶于国事有济。今此事业,谔之力也。

    ②使还朝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

4.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无底气,生无根据。”底气是自信的表现,是内生的巨大力量。底气,不是嗓门高、脾气大、口气粗,更不是狂妄、耍横和傲慢,而是表现为一种骨气、硬气和勇气。有底气的人有数、有谱、有据,有底气的人不忧、不惑、不惧。人固如此,家国亦然。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5.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于义    喻:知晓 B . 文胜质则    史:粗野,鄙俗 C . 者也      贼:伤害 D . 此而已矣    具:完备,齐全
6.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众人之所过               复:补救

②我之成而实五石           树:树立

③吾为其无用而之           掊:击破

④今一朝而技百金           鬻:卖

⑤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考虑

⑥譬之如医之人之疾者然     攻:攻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⑤⑥ D . ③④⑤
7.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当察乱何自起 B .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C . 若火之始然 D . 常于几成而败之
8.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攻人之疾者然     君不慈臣 B . 于事而慎于言      回虽不 C . 斯语矣        远之 D . 使天下兼相爱      爱人爱其身
9.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 . 跨者不行 B . 《诗》可以 C . 小子何莫学夫诗 D .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10. 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明德             形容词作动词 B . 夫子固拙于用矣     形容词作名词 C . 不能自举也       形容词作名词 D . 与越人战           名词作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