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阶段性检测卷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阶段性检测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填空题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选择正确的拼音。

期中考试后,我的学习态度与之前大相jìng庭,平日里总是chàng然若失,学习成绩渐渐落后。班主任李老师用他的爱心和宽容帮我筑起几近(A.dān   B.tān)塌的信念之墙,用心浇灌我那干hé的心田。他的帮助令我就像枯枝得以重新发芽,让我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

2. 单选题
下列加下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据主办方说,参加这次比赛的队伍强弱分明,可以说是近年来参赛水准最参差不齐的一次。 B . 如果有机会到湘湖,你一定要领悟一下“水漾蛙鸣”和“柴岭樵歌”的独特风光。 C . 几十年来,她一心一意演唱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从不见异思迁 , 这一点在当今浮躁的歌坛里难能可贵。 D . 这些小事并不复杂,别往复杂处想,别把它和其他事掺和到一起,刨根问底反而自寻烦恼。
3. 填空题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文言字词。

①非学无以广

②年与时

行甚远

④两狼之驱如故

以诱敌

4. 默写
古诗文积累。                       
  1. (1) 此中有真意,。(《饮酒》(其五)  陶渊明)
  2. (2) ,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王籍)
  3. (3) 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4. (4) 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论语》)
  5. (5) ,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诸葛亮)
  6. (6)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从反面角度来劝诫儿子要振奋精神,修养性情的两句话是:

  7. (7)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之情的诗句是:

    ”。

5. 综合题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 (1) 自然能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动物因为和人更亲近,让人的联想更多,作家(人名)在《猫》中呼吁人们要同情弱小无辜;(国名)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笔下的《动物笑谈》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应该有忘我投入的工作精神;而(朝代)蒲松龄笔下的《狼》一文,告诉我们禽兽虽狡猾,但人还是能用智慧对付他们。
  2. (2) 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 , 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①根据提示,选择填空。

    a.“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 

    A.黑河妖怪    B. 黄狮精    C. 九头虫     D. 白骨精

    b. 悟空说“我曾受他降伏”,指的是。 

    A. 二将军宫门镇鬼    B. 小圣施威降大圣    C.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D. 猪八戒义激猴王 

    ②这段文字体现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一)植树的牧羊人(选段)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1. (1) 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2. (2) 作者笔下的景色生机勃勃,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 (3) 联系全文,你觉得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7. 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聊斋志异·狼》) 

【乙】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通“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 (1)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 . 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 . 狼不敢            跑号如 D . 一狼径             相数十步         
  2.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少 顷 大 狼 至 入 穴 失 子 意 甚 仓 皇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4. (4)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8. 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不期而遇,可能是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一次经历;不期而遇,也可能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一次机遇……生活中,一次次意外的相逢,一次次偶然的相遇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请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9. 现代文阅读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①那年我十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我常常安静地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②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我的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③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④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我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只好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⑤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自是不会轻易借出。妈妈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我拿到了小人书。 
    ⑥我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我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⑦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因为那时很多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产生很多带着字的碎片,它们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朝我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⑧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包鞭炮的纸张总是大一些,我总是悄悄去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⑨后来,我拥有了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全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的双脚一寸寸地丈量过。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我坐在小小的院子里,一个有书的天地,令人满心欢喜。 
    ⑩慢慢地,条件好了,我去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起游击战。 
    ⑪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能在月光下看,但看得眼睛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⑵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是在我年少的记忆里最美好的场景。 
    ⑫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不变的是,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 (1) 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分点概括。
  2. (2) 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①我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②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是在我年少的记忆里最美好的场景。
  3. (3)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作用两方面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的理解。
  4.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较2015年略有增加,但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摘自《光明日报》)
    从以上两则材料里,你读到了什么信息?联系本文内容,说说我们应该在阅读上做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