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教材版本:思想政治
试卷分类:政治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深改组聚焦重大改革任务,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特征,统筹改革方案制定和改革举措落实,科学谋划改革大棋局,使改革路线图更加清晰,改革方法论日臻成熟。习.平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材料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适应新时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发生了一些变化:

过去

现在

解决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问题

在促进供求总量平衡的同时,注重提升质量效益

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上做文章

在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注重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在农业生产力范畴内进行调整

在突出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1. (1)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正确性。

  2. (2) 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思路是如何体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的。

2. 材料分析题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2016年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稳定并不断完善,预计发展潜能将不断释放,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遠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十三五”文好开局。

    对于货币政策,央行提到,2016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好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于金融改革,央行对此进行展望时表示,2016年,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金融改革开放措施,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包括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及央行政策利率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

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

3. 材料分析题
高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选拔人才制度,伴随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一直从未停止:自1977年我国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80年代外语纳入总分,引入标准化考试;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如今,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先后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继续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回望40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结合材料,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知识,谈一谈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的认识。

4. 单选题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④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5. 材料分析题
2017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李克强指出,要巩固和扩大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分析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6. 单选题
灵感也叫灵感思维,指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在进行多次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分析后发现,在灵感突现前,与视觉处理有关的大脑活动会暂停300毫秒,直到灵感突然闪现,可以发现大脑右颞叶的活动有一个爆发。材料表明(   )

①大脑的复杂性是产生灵感的生理基础

②灵感一开始就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人的思维或精神运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7. 单选题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多国开启了降息模式。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综合分析中国国内的形势和国际背景,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稳健的取向,要稳当前,同时发力逆周期调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观点的唯物论依据是

①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②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8. 单选题
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比如男性头发和鼻子。容貌的这种特点就会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从而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这说明 (    )

①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状态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突破规律的制约可以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9. 单选题
中国是一个诗词大国,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华丽、大气、豪放,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诗句与其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事物运行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种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0. 材料分析题
回家过年,已经成为所有华夏儿女心中一个永远无法磨灭的文化情结。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不断轮回。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春节回家,是亿万中国人流淌在血液中的文化情结。无论是否有雨雪冰冻灾害,无论海陆空运力是否有限,也无论爆炸式增长的人流是否让旅途拥挤不堪,都无法阻断中国人春节回家团圆的路。回家之路是拥挤的,回家之路是辛苦的,可归程的游子不会把回家当作一种辛苦,他们的心里是充实而温暖的,家的呼唤和对家的期待,足以驱散任何一种艰难和劳累。知名媒体人杨澜指出∶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是漂泊的心灵寻找接纳与慰藉的旅程,恰似全民的一次心理治疗。

    事实上。更多节日正在慢慢移植进我们的生活。植根于基督教传统的圣诞节电量了中国街头城市的树形装饰。信息化、全球化,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节日的形态。不过,春节仍然牵动着亿万人心中最柔软的情愫。这个节日,凝结着亲情和乡情,寄托着慰藉和希望。是高度流动、飞速变化的时代最深的乡愁。从纸张的发明让桃符换成对联,到电灯出现后灯笼只剩下躯壳。春节又何尝拒绝过变化?变和不变之间。这个节日总在与时代一道的前行。

年在人们心里并没有淡化。淡化的只是逐渐瓦解的传统方式与形态。运用运动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