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对《大自然的语言》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 .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 .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 . 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2. 单选题
对下面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A . 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B . “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C .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寓描写于说明之中,生动形象。 D . 第②段第一句与这两句话在结构上形成总分关系。
3. 单选题
下面对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此外,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 B . “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的原因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C . 在说明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因为这是读者比较熟悉的现象,所以作者特意举了两个常见的例子,以引起读者的认同。 D . 最后一段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古今差异。
4. 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 (1) 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

    差别   差异

  2. (2) 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   )。


    A . 虽然 但是 B . 由于 因此 C . 可是 因而 D . 但是 所以
  3. (3) 语段说明的中心是(    )。


    A . 纬度 B . 物候现象 C . 纬度对物候来临的决定作用 D . 我国大陆气候显著
5. 单选题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 B . 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 , 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 . 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 D .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
6.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化(róng)      育(yùn)        然(biān)     农(yán) B . (shù)       发(méng)       芳(fěi)      销声迹(nì) C . 草(shuāi)     草长飞(yīng)   见(kuī)      度(wěi) D . 风雪途(zhài)  害(qīn)        温(yì)       据(shù)
7. 单选题
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草木萌发    周而复始    消声匿迹    风雪载途 B . 天空晴朗    大地苏醒    冰雪溶化    草长莺飞 C . 采积种子    花香鸟语    次第开放    物候观测 D . 不毛之地    川流不息    丢三落四    衰草连天
8.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A .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 .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 . 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 .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9. 单选题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 . 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 . 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 . 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 (1)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何种说明方法?
  2. (2)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 (3) 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那么大连的春天比北京来的得早,对吗?为什么?
  4. (4) 画“【】”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事理的?
  5. (5) 指出这下面诗句表现了哪种物候现象。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