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题库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

A . 相机 B . 幻灯机 C . 放大镜 D . 潜望镜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2. (2)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cm,像的大小比物

  3. (3)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

    A . 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 . 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 . 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  、   、D、A.(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C、D步骤

    B.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2. (2) 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 (3) 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焦距f=10cm,当蜡烛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的烛焰像;接着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远离/靠近)透镜.

  4. (4) 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完整/不完整).

  5. (5) 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上/下)移动.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 (1) 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 (2) 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 (3) 实验中,当用白纸滤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

  4. (4) 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 (1) 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整.
  2. (2) 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选填“实”或“虚”)像;
  3. (3) 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

    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

    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实像,由此可以知道该凸透镜的焦距应小于 cm;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他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观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所示),原因是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完整的像,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写一个即可).

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小华将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三者高度,使得三者中心在,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等大/放大)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能/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
  3. (3) 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左/右)移动,也可以不移动光屏,而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合适的镜(近视/远视).
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 (1) 调整器材高度时,应(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 (2)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照相机 B . 幻灯机 C . 放大镜
  3. (3) 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 (选填选项的字母)
    A . 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 . 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 . 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 . 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4. (4) 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光源“F”放在35cm处,其大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不变.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蜡烛(附火柴)、凸透镜(焦距约为5cm)、光屏和光具座(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100cm”).

  1. (1) 如图所示.将蜡烛和透镜固定在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2. (2) 当蜡烛靠近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选填“前”或“后”)方.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换焦距(选填“更大”或“更小”)凸透镜.
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
A .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 .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 .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 .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③是②的像 B . ④是①的像 C . ③是①的像 D . ⑤是②的像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凭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凭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A.10.0cm   B.20.0cm   C.30.0cm   D.35.0cm

  3. (3) 将上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小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然后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 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当光屏移动到 65cm 刻度线处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 (1) 上述实验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的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 (2) 若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成人的眼睛,光屏看成视网膜,则此时的成像情况相当于(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2. (2)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 (3) 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生活中的(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
  4. (4) 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 (2) 操作前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目的是。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其原因可能是。(说出两种可能)
  3. (3) 调整后,凸透镜放在50cm处,把蜡烛放在65cm刻度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小江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 (1) 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图所示的实验情景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 (2) 小江同学进一步实验,当把烛焰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实像,像距是cm;
  3. (3) 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将蜡烛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移动适当距离。(两空均选填“左”或“右”)
       

  1.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2.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未给出),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所成像应是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是(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将凸透镜向(填“左”或“右”)移在光屏上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在图甲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 (3) 若将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只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镜片是(填“凹”或“凸”)透镜。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蜡烛、玻璃板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 (1) 由图可知实验中还缺少了的器材是:
  2. (2) 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
  3. (3) 实验中蜡烛A、B大小相同,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
    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 (4)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材进行实验。

    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5. (5) 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点燃蜡烛后移动光屏,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即可)
  6. (6) 如图所示,把蜡烛烛焰放在a点时,则移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能够接收到像,如果在d点放一近视镜片,光屏上要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移动(“左”或“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