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知识点题库

在音乐会上,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放声高歌,其中音调高的是歌者,响度大的是歌者(选填男、女).
位于山西省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 .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振动发声,“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相近,“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高 .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请回答:   
  1. (1)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2) 由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   
  3. (3) 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提出二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措施
把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罩中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为止。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 .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 . 声音在玻璃钟罩里发生了反射 D . 声波被玻璃钟罩罩住了
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改变了。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从环保角度看,噪声一定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B . 改变吉他弦的粗细和松紧可以改变音调 C . 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 声音在所有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总大于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
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 1998年中山主城区就推行了"禁鸣"措施,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也都悬挂了"禁鸣"标识,但机动车鸣笛所产生的噪音愈演愈烈。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 .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速光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人无法听到飞翔的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   )
A . 蝙蝠没有发声 B . 蝙蝠发出的是次声 C . 蝙蝠发出的是超声 D . 蝙蝠发出的声音太弱
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

  1. (1) 在玻璃钟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音乐闹铃,钟罩底部插上玻璃管的软木塞,此时你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
  2. (2) 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3. (3) 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4. (4) 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金城江公园既是当地人夏季避暑,闹市中取静的好去处,炎热的夏季,公园内明显比其他地方凉爽很多,主要是因为池中水的比砂石大得多。同时,园中大量的树木能阻断噪声的,显得公园分外安静。
如图所示,用力敲击音叉,看到小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这种介质传到耳朵里的。

图片_x0020_100002

同学们在科普节目上了解到,遇到地震时,被困在废墟中的遇险者通过敲击周围的固体向外求救,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了(   )
A .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 .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且固体传声的效果比空气好 C . 敲击固体发出的声音响度更大 D . 敲击固体发出的超声波使人听得更清楚
有关声音的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吹笛子时手指压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音调

②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是为了改变鼓的音调

③古代士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声辨别敌人远近是因为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快

④听众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 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扰:如果回声的苦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kHz到kHz。
  2. (2) 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 (3) 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
  4. (4) 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答(选填“能”或“不能"),因为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小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后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 (1) 喊声从小明处出发到山崖反射回来经过的总路程;
  2. (2) 小明与山崖的距离。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声 B .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声 C . 钟声主要是通过大地传播到客船 D . 钟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相信同学们一定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能听到声音。振动发声的物体是:,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只填对应序号)。

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
  2. (2) 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3. (3) 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
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如图 a 所示:

  1. (1)  抽气一段时间后, 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 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响度;(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 (2)  如果把广口瓶内空气完全抽出, 我们将(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3. (3)  小明推测,假如把如图 b 的装置放在月球上, 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弹起(选填“会”、“不会”或“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