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题库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准确的是(   )
A .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下列对如图所示4个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 . 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C . 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NH3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 D . 实验中白磷能在水下燃烧,说明它具备了燃烧的二个条件
向一定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如图为各物质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B . 电解水时负极的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催化剂就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B . 不使用催化剂就不发生化学反应 C . 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D .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生产、生活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若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
A . 二氧化硫 B . 二氧化氮 C . 一氧化碳 D . PM2.5
邓州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城市生活污水与雨水管网分离 B . 为繁荣经济,提倡露天烧烤 C . 引进新能源公交车 D . 分类回收垃圾
下列实验操作与图像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 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 .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 .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
同学们为了研究氧化铁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
  1. (1) (实验一)氧化铁能否加快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

    实验编号

    KClO3/g

    氧化物

    产生气体的体积(mL)67

    耗时(s)

    1

    0.6

    67

    1800

    2

    0.6

    0.2g二氧化锰

    67

    36.5

    3

    0.6

    0.2g氧化铁

    67

    89.5

    实验编号1的目的是

  2. (2) 由实验1、3得到的结论是
  3. (3) (实验二)为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资料)氯酸钾和氯化钾均易溶于水。

    Ⅰ、在实验3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到固体,洗涤干燥并用天平称量,质量为0.2g。

    Ⅱ、将一定量的CO通入滤出的固体,按下面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玻璃管中固体全部变成黑色

    生成了铁

    产生了二氧化碳

    锥形瓶内的现象,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氧化铁能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4. (4) (实验反思)小华同学发现(实验二)(Ⅱ)中的实验装置从环保角度考虑有一个缺陷,改进的方法是;若固体完全反应并冷却后,玻璃管内固体质量将(填“增大”或“减小”)。
  5. (5) 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CO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如图所示,任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盛有二氧化碳、氧气、氢气中的一种集气瓶B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另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 (1) [初步判断]
    小刚和小强由放置方法判断,A瓶中的气体是
  2. (2) [继续探究]
    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B瓶气体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
    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瓶中.观察现象。按小刚的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B瓶中的气体是
  3. (3) 小强的方案:将一种溶液倒入B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化。小强所选的溶液是
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支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曲线)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 (1) 写出装置图中标号①、②仪器的名称 ①
  2. (2) 指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装置中的不正确,并说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3. (3) 实验室某同学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他发现水槽内的水显红色,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是:
  4. (4) 实验室还可以采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想要收集到的氧气更干燥,应选用收集装置(填序号)。如何证明氧气已集满,方法及现象是
  5. (5)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瓶中刚开始装4/5体积的水,则集气瓶中最后所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照21%计算)。
  6. (6) 将气密性良好的B装置和C装置连接,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按下图进行制取氧气实验。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氧气总比理论值少的原因有:(写一条)。

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B . 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因此是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 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各物质保持原来的性质 D .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根据要求填空:
  1. (1)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填微粒的具体名称);
  2. (2) 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3. (3) 实验室电解水正极所得气体为(填化学式);
  4. (4) 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黑色固体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收集 C .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D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碳中和”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被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转化等途径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碳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我国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积极探索“增汇”的途径,例如:利用反应 , 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有效实现“增汇”。

  1. (1) 下列做法能实现“减排”的是(   )

    ①植树造林

    ②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

    ③发展核能产业,利用核能发电

    ④开发利用氢能

    ⑤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2. (2) 下列有关“增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二氧化碳灭火可以实现“增汇” B .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不仅实现了“增汇”,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C . 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压缩封存,用于生产尿素,可以实现“增汇” D . “减排”和“增汇”并举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减缓温室效应
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璧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 . 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已经集满 D . 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202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B . 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有益 C . 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D .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今年两会政府报告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B . 加大河湖土壤污染整治 C . 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D . 加强火力发电装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