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B .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 用嘴吹灭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 . 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 C . 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 D .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
    A .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 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 .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 (2) 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着火点;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油锅着火或电器失火,用水浇灭 B . 不用铝制容器长时间泡制糖醋食品 C . 回收废弃金属,避免资源浪费 D . 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

①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

②火力发电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燃料燃烧、碳和二氧化碳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④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⑥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B . 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 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上盐酸中和
享受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的内容。
  1. (1) 如今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你家中的清洁能源主要有。(答一种)
  2. (2) 大米温度为20℃﹣38℃、相对湿度达到80%﹣85%以上时最容易发生霉变,产生一种叫做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的致癌物质。在生活中大米应存放在处;
  3. (3) 液态的植物油和固态的动物油合称为油脂,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其灭火的原理是
  4. (4) 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5. (5) 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可燃物必须用明火去点才能够燃烧    B . 活性炭能将硬水软化 C . 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可以防锈    D . 不锈钢、黄铜都属于合金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 (1) 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填字母)。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再添加药品。

  2. (2) 在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填“能”或“不能”)得出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结束后,将图1中剩余的两种金属片放入图2试管③中,充分反应后试管③中的溶液为无色,则试管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

    图1 图2

  3.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①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②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4. (4) 一同学用某铁合金样品做了如下实验:称量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4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251g。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1. (1)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2. (2) 如图用“火三角”表示“燃烧的条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如图将一根火柴点燃,有甲、乙两种放置方式,乙方式放置,火柴会燃烧更剧烈、更彻底,原因是

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实验现象

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 O2 B . CO2 C . SO2 D . CH4
下列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 B . 将煤块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绕灭,水降低了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 .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写名称);“釜底抽薪”所体现的灭火原理是;“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的原因是(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 . 通过气味辨别 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不同物质的性质可能不同 D .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图片_x0020_483442878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 (1) 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
  2. (2) 通过现象,能够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 (3) 使水中白磷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
某化学小组同学按下图中的图一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图片_x0020_1626127130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的呼吸道,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交流讨论)五氧化二磷对人体健康有害,图一所示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按改进后的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419511731

  1. (1)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图一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3. (3)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反思评价)改进后的图二装置与图一装置比较,优点是,瘪气球的作用是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 . 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 . 图丙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 . 图丁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建立的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
A . 充分燃烧模型 B .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C . 物质分类模型 D . 铁合金含碳量模型
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点燃野营篝火时,应该将木材架空,以增大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 为了控制森林火灾的蔓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D . 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时,最好使用干冰灭火器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