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题库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 .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常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C .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 酒精能溶解许多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
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

Ⅰ.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

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Ⅱ. 图中物质间反应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写序号)

Ⅲ.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此小题2分)

a.Na2CO3        b.HCl       c.CuSO4       d.Ba(NO32

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产生氢气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
  2. (2) 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3) 铝箔中铝元素的质量.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 (1)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3. (3)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试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4. (4) 【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填序号)

    a.pH试纸 b.氢氧化钠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铁

    ③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 , 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石灰石.

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1. (1) 【设计并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这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猜想成立

    写出实验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2. (2) 【拓展延伸】

    ①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CaC2 , 充分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②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

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甲组实验中两支试管均无明显现象,乙组中的现象是:蓝色石蕊试纸变,镁带表面有,这两组实验说明

②丙组实验试管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丙组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填试管编号),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的是

a、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

b、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溶液pH的变化:pH变大

c、先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再逐渐加入另一反应物,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

d、取该试管实验后的剩余溶液滴加碳酸钠,无气泡

④为了验证盐酸具有酸的通性,丙组中还需添加的实验是:向稀盐酸中加入

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 (1)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易吸水变潮,还会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请你写出变质原因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生具有黏性的硅酸钠(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最近自热火锅成为网红食品,化学小组同学对给火锅提供能量的物质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自热能量包的成分可能含生石灰、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等。
  1. (1) 【进行实验】同学们打开使用后的能量包欲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碾碎后,用磁铁充分吸引

    有黑色固体被吸引

    含有

    ②取①剩余的固体溶于水中,用温度计测量

    无明显现象

    没有

    ③向②中加入酚酞试液

    变红

    含有

    ④向③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没有碳酸钙

    ⑤静置④

    上层清液为黄色

    含有

  2. (2) 【问题讨论】

    ①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该自热能量包使用时要加入适量, 发热的原理是,氯化钠的作用是。下列关于活性炭的作用正确的是(填写字母)。   

    A.燃烧放热  B.使能量包中各种物质疏松、透气  C.促进反应物充分接触 

一包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镁、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下流程继续进行实验检验原白色固体成分。

①操作1的名称为,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②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

③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④白色固体组成情况为

下列实验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50mL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50mL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溶于水

B

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

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铁比铜活泼

C

苹果片上滴加碘水

苹果片表面变蓝

苹果含淀粉

D

向某无色溶液滴加石蕊

溶液变红

无色溶液是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某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A,B,C,D,E,F,G分别是炭粉、水、二氧化碳、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一种,其中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完成下列各题:

  1. (1) A,B的化学式分别为
  2. (2)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K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 , 可能有KCl

②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没有Na2CO3

③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④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③④
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产生气泡现象的实验有②和⑤ B . 溶液变色现象的实验有④和⑤ C . 由实验②和⑤,可证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在Fe前 D . 实验③是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
如图1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和B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类别不同于图表上出现的物质,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1回答。

图1   图2

  1. (1) 下列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Cu(OH)2 B . HCl C . CO2
  2. (2) 物质B属于 (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3. (3) 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 。
  4. (4) 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2),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 .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因为有氨气分子生成 C . 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盐酸与生铁反应,当生铁反应完毕后,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 . 氧化铁 B . 氯化铁 C . D .
小组同学利用图四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仪器A中溶液慢慢加入烧杯中溶液,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五和图六。

  1. (1)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图六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
  3. (3)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图五中b点所示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

    B.取图五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混合物

    C.图五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六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 (4) 在图四实验结束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也可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金属钛(Ti)的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是航海、医疗等不可或缺的材料,钛的提取可用钛酸亚铁为原料。
  1. (1) 钛酸亚铁(用R表示)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C 2Fe+2TiO2+CO2↑,Ti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Ti元素的化合价为,钛酸亚铁R的化学式是
  2. (2) TiCl4在高温下与过量的Mg反应可制取金属钛,同时生成氯化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去所得金属钛中少量的金属镁可用的试剂是
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先在瓶中加入某液体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红,物质X可能是(   )

A . 浓盐酸 B . 浓氨水 C . 浓氢氧化钠溶液 D . 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