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知识点题库

黑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化学式为2N B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 . 参加反应的碳、硫质量比为9:8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 (3) 将打磨过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变化Ⅰ、Ⅱ、Ⅲ均属于物理变化 B . 甲、乙、丙均是混合物 C . 甲、乙、丙中共有两种分子 D . 变化Ⅱ、Ⅲ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的肥料。在土壤中尿素发生水解时缓慢释放出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能被作物吸收利用:[CO(NH2)2+H2O=CO2↑+2NH3↑]。

试回答:

  1. (1) 尿素中碳、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120g尿素完全水解,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为了测定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溶质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实验过程中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与A烧杯中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
  3. (3) 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溶质的成分为
  4. (4) 请根据题意将图像绘制完成

  5. (5) 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23.2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 (6) 配制实验所需的碳酸钠溶液,需要水和42.4%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1. (1) 从宏观角度看,上左图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从微观角度看,此反应中共涉及的分子有种。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

污染物

建筑材料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

O3、电磁辐射等

烹饪

CO、NO2、SO3、PM10

室内微生物

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

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

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CO、NO2、SO3都属于(填“单质”或“氧化物”)。
  2. (2) 甲醛的污染源是。(填出一种即可)
  3. (3) “光触媒技术”可将甲醛等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
  4. (4) 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合理化建议: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甲醛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硅藻泥通过化学变化净化了空气

    C 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 (1) 生活中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南昌瓦罐汤不仅营养,而且闻着鲜美,让人食欲大开,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闻着鲜美”的原因:
  3. (3) 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 , 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则x应为
  4. (4) “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的制取原理是氯气(Cl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两份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份加入二氧化锰,另一份加入相同质量的氧化铁,产生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氧化铁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 B . 反应后氧化铁和二氧化锰的质量都减少 C . 两份过氧化氢溶液的初始质量不相同 D . 反应停止后,向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
下列是有关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及图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甲将烧杯改为塞有胶塞的锥形瓶后,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实验乙剧烈反应喷射出大量泡沫,根据该原理设计某种灭火器 C . 实验丙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可能因为盐酸太浓 D . 图像丁中a点所对应溶液中阳离子只含有钠离子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独有的思维方式。若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
A . B . C . D .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 B . 氧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 .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 此反应中丙的化学式为HF
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一氧化碳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2CO         C+O2CO2             2CO+O22CO2

A . 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 . 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 . 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 . 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习宾宴喝习酒风雅比兴,习家酒百家喝福寿安康”说的就是贵州习酒,习酒以当地优质红粱为原料,八次发酵后精心勾兑而成。
  1. (1) 人们经常听说有53o的白酒和38o的白酒,53o的白酒和38o的白酒的不同之处是(回答一种即可,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结合下图,可推测酒精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①A中表示有多个酒精分子,说明酒精由构成;一个酒精分子由 构成。

    ②A到B过程中,说明的操作过程是

    ③C到D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三种物质

    b.反应后的物质有氧气

    c.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因为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下列四个实验相关数据图像,与对应实验操作相符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B .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 C . 向一定的硫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D .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现取12.5g石灰石样品加入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请计算:
  1. (1) 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g.
  2. (2)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 , 可由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足量浓盐酸与50.0g含MnO2的软锰矿(杂质既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制各Cl2 ,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残渣6.5g。

已知:。请回答:

  1. (1) C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Ca、Cl、O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求生成Cl2的质量(写出具体步骤)。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上古歌谣说的是夏季南风一吹,盐池隔宿成盐,带来巨大财富。
  1. (1) 食盐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 (2) 从盐水中得到食盐,需进行的操作是。能反映水在该操作中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填标号,“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3. (3) 劳动致富过程中,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来选种。若配制5kg这种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是根据NaCl溶解度曲线判断,此溶液(填“是”或“不是”)20℃时NaCl的饱和溶液。

  4. (4) 写出氯化钠在生理健康上的一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