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2016) 知识点题库

许多史书都叙述:“尧舜传贤,禹独传子。”“尧舜皆传贤,及禹而德衰,不传贤而传子。”从史书记载来看,禹破坏了下列哪一制度(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民主选举制 D . 人民代表选举制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出现了许多的诸侯,这种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

A . 夏朝历史 B . 商朝历史 C . 秦朝历史 D . 汉朝历史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和秦朝什么行政制度?
⑵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其实施目的在哪里?有何积极意义?
⑶元朝时台湾有何别?
⑷元朝负责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重大机构是什么?

西周时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古人这样描述西周的政治格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荀子》“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者独居五十三”
(1)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天下真正归谁所有?
(2)西周这项政治制度实行的目的是做什么?分封的对象都有哪些人?
(3)“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句话到了春秋的时候变成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材料四:“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是原始社会时期哪一项民主制度?

  2. (2) 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 (3) 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 (4) 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的内容?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桀,西周灭亡。

我们山东称作是“齐鲁大地”,和以下哪一内容相关?(  )
A . 涿鹿大战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孔子故乡
小红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以下整理,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 . 统治残暴 B . 外族进攻 C . 内部纷争 D . 天灾人祸
此图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对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的统治 B . 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C . 分封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D . 分封的都是同姓家族成员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B . 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 .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D . 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 . 纳贡 B . 朝觐 C . 作战 D . 分封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并定都于镐京,史称西周。这一时间还可以表述为(  )
A . 公元前11世纪后半期 B . 公元前10世纪前半期  C . 公元10世纪前半期 D . 公元11世纪后半期
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 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的灭亡,商朝建立 C . 商纣王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D .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封建”意为封邦建国,“藩”指的是诸侯国。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和作用。
  2. (2) 材料二中的“平王”在哪一年开创了哪一个朝代?“周室衰微”有何具体的表现?
  3. (3) “齐、楚、晋”三个诸侯国分别出现了哪些著名的霸主?
  4. (4) 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说一说材料一中“封建亲戚”的利与弊。
三千多年前,“中国”被镌刻于方寸之间;三千多年后,“中国”成为中华儿女自信、自豪的源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所铸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提到周武王克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据《宅兹中国》

材料二: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词既是地域概念,又用来指称政权,同时又是一种美称。不仅汉族政权自称“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自称“中国”,“中国”的概念存在一种复数现象。元朝实现了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到了清朝,“一个中国”的概念及其疆域最终形成和确立下来。

——据《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

材料三: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这样描述中国大历史。

阶段

主题

黄帝时代至秦统一前

中国之中国:中国民族自竞争发展、自团结之时代

秦统一至清朝末年

亚洲之中国: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频繁之时代

清朝末年至今

世界之中国:中国民族、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当时“中国”的政治状况。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元朝是怎样实现“转变”的?这一“转变”对“一个中国”的最终形成和确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个主题,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材料二: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材料三:凡是经过改革的国家,就其国内情况而论,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但是就全中国来说,却出现了七个割据称雄的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七个强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进行得更剧烈了,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杨宽《中国断代史系列·战国史》

材料四: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一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对当时和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王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3. (3)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这些战争?
  4. (4) 在治理国家方面,韩非的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产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业、大夫五鼎。元十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尊王攘夷”、“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成语反映了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 . 周王室衰微 B . 奴隶制建立 C . 诸侯争霸 D . 封建制形成
与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

A . 上承夏商,创立分封 B . 诸侯争霸,铁犁牛耕 C . 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D . 上承秦制,巩固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