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知识点题库

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这位皇帝是(     )

A . 前秦苻坚 B . 北魏孝文帝 C . 西夏元昊 D . 金太祖阿骨打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
① 采用汉姓 ② 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 发展经济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③④ C . ①④⑤ D . ②③⑤
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的统一局面有(  )

①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②前秦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  ③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④淝水之战后,东晋统一北方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变法最终得到谁的支持?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    )

    ①学汉语  ②穿戴汉族服饰  ③改汉姓  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3. (3) 你觉得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4. (4) 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 . 统一黄河流域 B . 北方民族大融合 C . 完成封建化 D . 阶级矛盾尖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1. (1)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上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序  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禁胡语、胡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A . 推动经济发展 B . 促进民族交融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实现南北统一
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是“消极的汉化”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但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把拓跋部政权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是符合历史趋势的。从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家庭发展的角度看,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没有(   )
A . 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B . 加速北方民族封建化进程 C . 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D .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如图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 . 江南开发 B . 民族交融 C . 政权并立 D . 经济重心南移
诗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美好风光,由诗歌中描绘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
A . 北魏 B . 前秦 C . 后赵 D . 成汉
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 . 国家富强 B . 对外开放 C . 江南开发 D . 民族交融
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请回答:

  1. (1) 我们尊崇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哪两位?秦朝与汉朝都与北方哪一民族发生过激烈冲突?
  2. (2) 据史料记载,我们现在的椅子、方凳等坐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传入内地的,据此说明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有什么意义?
  3. (3)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并在439年统一北方,请问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此后孝文帝进行了一场改革,请问这场改革对该政权有何积极作用。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更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引自《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引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四:2017年12月14日,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余光中老先生病逝,享年90岁。留下了不朽的诗卷《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 (1) 材料一中你能找出哪些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2. (2) 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哪个民族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3. (3) 材料三表明,为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此外,党和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民族团结?试举一例。
  4. (4) 材料四中表达了诗人一种渴望祖国统一与思乡的情怀。当前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方针?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请你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孤

拔拔

长孙

贺兰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三: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材料四:

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瓶

金瓶掣签制度

金瓶掣签,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3. (3) 材料三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4. (4) 材料四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写出一点即可)
  5. (5) 综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胡汉差异逐渐消失。以上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特征是(    )
A . 政权并立 B . 商业繁荣 C . 战争频繁 D . 民族交融
颁布“在朝廷中官员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等改革措施的人物是(    )
A . 前秦苻坚 B . 北魏孝文帝 C . 南朝宋武帝 D . 南朝梁武帝
列举与淝水之战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还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立。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表现不包括(    )
A . 迁移汉族人口北上 B . 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C . 使用汉文铸造钱币 D . 穿汉服、改汉姓
小王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图记录。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

A . 游牧民族内迁 B . 孝文帝改革 C . 佛教的传播 D . 淝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