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题库

十九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机械动能的广泛应用 B . 新机器的广泛应用 C . 热能的广泛应用 D . 电力的广泛应用
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下列同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 . B . C . D .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欧洲近代的科技发明同样熠熠生辉。

图一 造纸术流程图(局部)      图二 泥活字模型                    图三 英国棉纺织厂     图四 爱迪生制作的电灯泡

  1. (1) 依次写出图一和图二科技发明出现的朝代。

  2. (2) 分别写出图三和图四科技成果涉及的历史事件。

  3. (3) 观察图一和图三,两者在生产方式上有何不同。

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开始进入(   )

A . 蒸汽时代 B . 电气时代 C . 信息时代 D . 数字时代
观察下面几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1. (1) 图一中人物是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

  2. (2) 图二和图四中人物的成就都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3. (3) 图三人物提出了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4. (4) 图一和图四人物的贡献都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5. (5) 以上四幅图中的人物都具有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材料四:如图

请回答:

  1. (1) 问题一:

    ①材料一的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次工业革命的冲击?

    ②这次工业革命标志性成就是什么?

    ③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什么?

  2. (2) 问题二: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什么能源被广泛使用?它使人类跨入了什么时代?

    列举该次科技革命使世界最终形成整体的科技发明一例

  3. (3) 问题三:

    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关联?

    ②由材料三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③材料四的图一漫画表明两大集团之间的核心矛盾是哪两国的矛盾?

  4. (4) 问题四:

    ①材料四中图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目的何?

    ②有哪些新式武器用于一战中?(列举一个)

    ③从中你认为战争和科技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深远。而科技贡献率很大程度关乎国家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后来又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又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度的参考体系中,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材料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大约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中叶),美、德、英、法等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对全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带动作用。从世界工业生产指数来看,如果以1913年为100,那么185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接近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要开始之时)仅为9,1860年为13,1870年为20,1880年为27,1890年为41,1900年为59。1900年四大工业国家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72%,由此不难看出,在全世界工业的发展中,这四国的作用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和多么重要的地位。……此外,这也使各国在经济发展上大大加强了互相依赖的程度。于是,形成了一种“世界经济”,将全球联结在一起,再也撕不开了。世界联成一气,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都融入了地球的“球籍”,再也无法分开。——摘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1901-2000年)

(注:计算机发明者冯诺依曼和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都是犹太人,后都移民美国。)

材料五:1940年以后仅仅经过五年,他们(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即他们生产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就提高了一倍,从1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占全球人口仅6%的美国生产了全世界产品的50%。

——【美】沃尔特·拉菲伯等著《美国世纪》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物理学取得了哪些成就?

  2. (2) 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中三幅图所展示的成果先后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美、德、英、法等四国之所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带动作用,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4. (4) 材料四反映20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类获奖科学家分布有何特点?其中,在1941-1960年,德美两个国家获奖人数的变化,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5. (5)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做?

【科技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的情况下,中国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1. (1) 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 (2) 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用史实说明“中国成为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3. (3) 根据所学知识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列举中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两项成果。

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 . 他在报纸上看到有关黑人奴隶买卖的广告 B . 他与欧洲大陆的朋友用电话交流写作心情 C . 他听说拿破仑当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D . 他乘坐轮船到欧洲大陆各国旅游了解国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国家

1820年

1870年

1896-1900年

1913年

英国

50

32

20

14

法国

15-20

10

7

6

德国

――

13

17

16

美国

10

23

30

36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英国

3

1

法国

4

2

德国

1

5

美国

2

4

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1. (1) 结合表一,分析1820年-1870年,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从表二中看出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
  3. (3) 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你认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
  4. (4) 材料三中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它对今天有什么警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1. (1) 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什么事件?请简要概括英国这场“变革”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 (3) 请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任举一例)。
阅读下图《1850年——1990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曲线图》,与图中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

A . 南北战争 B . 罗斯福新政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
图二是某中学校服上的标签,标签上“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    )

A . 诺贝尔 B . 海厄特 C . 福特 D . 夏尔多内
表1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 . 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 . 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 .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
"科技改变未来",工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开端的发明是什么?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是什么?
  2.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两种新的动力是什么?
  3. (3) 两次革命出现了一批新的交通工具,形成了陆海空相互交错的交通网络,请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海陆空的交通工具各一例。
  4. (4) 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
A .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 .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如表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的变化表,据表格推论合理的是:(  )
年份 颁奖总数 主要国家
1901~1920年 61 19 8 10 2
1921~1940年 70 17 15 5 11
1941~1960年 88 6 15 0 42
1961~1980年 125 8 21 6 65
1981~2000年 127 14 7 4 72
A . 美国科技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水平 B . 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高新技术发展 C . 科技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密切相关 D . 二十世纪世界各国的科技均衡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生产中的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1. (1) 材料一中的“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哪个部门?
  2. (2) 指出材料二中电磁学理论的发现者。试举一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并说明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恩惠”。
  3. (3)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这些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类型是城市类型。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印欧入侵者与闪米特入侵者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进行数千年斗争的历史。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胁,使苏美尔人深深地感到,仿佛自己正无依无靠地面对着许多无法控制的力量。所以,他们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材料二:埃及文明的类型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类型形成对照,是一种帝国文明而非城市文明。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国家,因此,埃及文明是稳定而保守的。此外,它还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尼罗河是一条温和的、可预测的大河。

材料三:进入古典文明时代后, 世界上有两个文明地区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东亚文明,一个是地中海文明。公元前后,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国家都发展出光辉的古典文明,其发展程度旗鼓相当,在生产力水平、社会状态、文化创造等方面都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这个时候的世界格局,呈现出东、西双方平衡的态势。

材料四: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乱局, 迅速进入新的辉煌时期。公元 7 世纪,唐帝国在东方崛起。而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欧洲却进入封建时代,社会高度分裂,失去凝聚力,东西方就此拉开了距离,“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态势几乎 1000 年不变„„“东方” 其他地区,如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都创造出辉煌的文明。

材料五:大约在公元 15、16 世纪,人类开始进入新时代,它以西方的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百年的变化完全改变了西方的面貌„„变化范围涉及政治、经济、   思想等方方面面,因此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让西方在世界力量对比中后来居上, 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整个世界都被西方掌控。当西方霸权登峰造极、其他文明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全世界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努力追求(近) 现代化的浪潮。

材料六: 时至今日,现代化在很多国家已经取得重大成就,而其中成就最大、最引人注目的, 几乎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核心区,如埃及、印度、中国„„曾经被西方霸权压抑的文明全面复苏,形成了世界文明共同繁荣的局面。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 《四条线交汇催生百年大变局》

材料七: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摘自习.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埃及文明的不同点(两个角度)。
  2. (2) 依据材料指出,东西方两个国家在哪些方面“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此时的“世界格局” 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3. (3) 列举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创造的文明成果各一例。结合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说明它们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扮演的角色。
  4. (4) 材料中的“新时代”指什么时代?以英国为例,写出在“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使其“崛起”的重大事件。
  5. (5) 以中国为例,举出 20 世纪初“被西方掌控”的史实一例和“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史实两例。
  6. (6) 材料中呈现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7. (7) 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文明的理解。(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全球社会结构运动的视野来看,16世纪后期这种结构性的供求关系一旦形成就对全球物质生产、环境生态以及社会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两条发展道路或两个世界之间的“大分流”也因此形成:一条是亚洲式的……另一条是欧洲或西方式的,通过追求资本的利润率和资本的积累,形成不断变迁的世界“资本中心”外围的结构,并利用这个资本中心,对于广阔的外围和“边缘”加以排斥和剥削。

——摘编自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39年9月

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

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的胜利

1944年6月

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2月

召开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军行动

1945年9月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6世纪后期这种结构性的供求关系”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或西方式”的发展道路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