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光合作用 知识点题库

植物体的任何生活部位都能进行

A .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B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水 B . 无机盐和水 C . 有机物和氧 D . 二氧化碳和氧气
采取以下措施对塑料大棚蔬菜产量影响最小的是(  )

A . 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 .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 .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 .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首先将天竺葵进行一定处理后按图1所示装置好,光照几小时。取下叶片甲和乙,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漂洗后用碘液分别检验。(提示:2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 (1) 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将天竺葵进行的处理方法是

  2. (2) 图2装置中能够使叶片脱去叶绿素且科学安全的是(   )

  3. (3) 实验中,设置甲叶片和乙叶片的作用是

  4. (4) 用碘液分别检验后, (填“甲”或“乙”)叶片不变蓝,说明该叶片没有进行作用。这一实验证明是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原料。

  5. (5) 如果实验时将此装置用黑布罩住,实验结果将是,原因是

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    )
A . 蒸腾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分解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哪些物质(   )

①氧气来源 ②食物来源 ③能量来源 ④空气来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请你和下列同学一起进行科学探究。
  1. (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⑵该实验中,叶片的b 、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⑶步骤⑦中a、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

  2. (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⑴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③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

    ⑵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号试管。

下图表示探究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1. (1) 实验前需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2. (2) 上图所示实验的变量是。   
  3. (3) 在步骤F中,滴加的试剂是,其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   
  4. (4) 如果选择银边天竺葵叶子的银边与中间绿色部分进行对照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藏在(  )
A . 叶绿体 B . 氧气 C . D . 有机物
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 .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 . 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 . 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去向,据图回答:

  1. (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场所是
  2. (2) 图中箭头②表示由根吸收的通过木质部的由下往上运输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3. (3) 箭头③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释放到大气中。箭头④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填方向)运输到植物体各器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有些人喜欢在鱼缸里放水藻,水藻的作用是(     )
A . 美化鱼缸 B . 给鱼提供二氧化碳 C . 给鱼提供氧气 D . 都不是
遇碘变蓝是哪一种物质的特性?(   )
A . 脂肪 B . 淀粉 C . 糖类 D . 无机盐
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 . 叶绿体 B . 叶绿素 C . 叶肉细胞 D .
如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请回答:

图片_x0020_1338425334

  1. (1) 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2. (2)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人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气体),该气体是通过作用产生的。
  3. (3) 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气体),该气体是通过作用产生的。
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选择萝卜幼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以探究提高温室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他们在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的控制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实验组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20℃

15℃

20℃

  1. (1) 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试验。
  2. (2) 种植一段时间后,结果发现③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比①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原因是③号温室
  3. (3) 最初移栽萝卜幼苗时,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减弱萝卜幼苗的
  4. (4) 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变得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物质减少了,原因是
  5. (5) 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①②两组进行实验?,理由是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如下图,该实验说明(   )

图片_x0020_100002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 .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④
甲为某植物进行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相关气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从结构层次上分析,叶属于
  2. (2) 在光下,绿色植物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把[①]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植物细胞结构中,生产有机物的“车间”是
  3. (3)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4. (4) 农业生产中,合理密植(如图乙所示)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
1881年,德国科学家用水绵做了如下实验。

  1. (1) 在分类学上,水绵属于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没有/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单/多)细胞生物。
  2. (2) 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从而证明:氧是由植物体的释放出来的。
  3. (3) 格尔曼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用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其他光区域数量较少,从而证明叶绿体主要吸收光,用于光合作用。

  4. (4) 小明将水绵放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这种气体是,请写出他如何检测出来的?
  5. (5) 晚上,他将水绵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6. (6) 在晴朗的夏季,将水绵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水绵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水绵在一天中(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
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把一颗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0.1千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无机盐外,还有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B . 柳树增重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全部水中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 C . 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 D . 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