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知识点题库

判断题: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才进行呼吸作用。        (  )

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开始的,该过程与细胞密切相关.

  2. (2) 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一样多.

  3. (3) [b]过程叫做细胞的,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4. (4) 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绿叶发生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本小题空均要求填生理过程)

  2. (2) 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若要证明该结论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

  3. (3) 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表皮(填“上”或“下”).

甘薯(地瓜)中的淀粉来自于(  )

A . 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 . 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 . 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 D . 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
光合作用吸收(氧气、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二氧化碳).

如图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图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首先将植物叶片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2. (2) 用不透光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的目的是
  3. (3) 用碘蒸气熏蒸后,观察发现,不透光纸遮光部分(填“变”或“不变”)蓝。
  4. (4) 通过一系列探究,最终我们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
钟爱生物的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设计了如下图三种装置,三种装置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完全相同。请你帮小明同学分析回答问题:

  1. (1) 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实验前应该对甲装置的植物进行的处理是:
  2. (2) 把三盆植物放阳光下几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装置的叶片摘下,放入热酒精中脱色洗净,然后均滴涂碘液再洗净,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3. (3) 实验后发现甲钟罩和乙钟罩内壁小水珠明显比丙钟罩内壁的小水珠多,说明白天植物的作用强于夜晚。
  4. (4) 下图Ⅰ是小明同学分析甲装置中植物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图,其中a和b表示细胞内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则在图Ⅰ中,③表示的物质是,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作用。

将一盆经黑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形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依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你的实验经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现象记录:

    A.白边(甲)现象:

    B.遮光部分(乙)现象:未变蓝

    C.未遮光部分(丙)现象:

  2. (2) 实验中,甲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光合作用是在内进行的。
  3. (3) 实验中,乙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4. (4) 填空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光能 + 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了建设绿色北京,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和广大市民生活品质,北京市自2012年起大力推进平原地区造林工程,陆续在平原地区营造百万亩的城市森林。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究竟有哪些作用呢?请结合图中信息及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森林在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图中(填“A”或“B”)过程所代表的作用增加了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2. (2) 在森林中漫步你会感觉到空气清新和湿润,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森林不仅提高了空气湿度还能增加降水,这有利于促进生物圈中的循环。
  3. (3) 经过四年的努力,北京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14.85%提高至25%.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角度来看,除了植树造林以外,还应该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且要隔水加热。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
A . 脱色的速度快,效果好 B . 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 C . 酒精容易燃烧,为了保证安全,必须隔水加热 D . 酒精不会分解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
下列细胞结构中,能观察到叶绿体的是(   )
A .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 . 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 C . 金鱼藻叶片细胞 D . 口腔上皮细胞
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实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B .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下列农作物生产措施与其主要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B . 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 . 松土——防止植物的根部遭受病虫害 D . 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分别是(   )

①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②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③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④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的某一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

 

A .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B . 把叶片煮熟 C . 让叶片内原来的淀粉运走耗尽 D . 便于进行观察叶的结构
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和叶柄四部分组成。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82313421

  1. (1) 图甲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的一个装置。其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片变为色。
  2. (2) 乙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作用; 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
  3. (3) 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萌发的种子,过段时间打开阀门,发现试管中澄请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植物进行了作用,释放出的气体是
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下图为雌蕊果实、蚕豆种子和植株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689000443

  1. (1) 甲图中植物完成传粉后,精子会进入(填名称)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蚕豆的果皮(即乙图中的B)是由甲图中(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 (2) 在适宜的条件下蚕豆种子发育成幼苗其中发育成丁图中①的是丙图中的(填序号)。
  3. (3) 丁图中蚕豆幼苗从环境中获取的水、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进入植物体。蚕豆幼苗从环境中获取的水、二氧化碳在细胞内参与物质合成,该生理过程是作用。
  4. (4) 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在人的消化系统中蛋白质被消化成才能被吸收。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图为东营市广利河中生态浮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B .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C . 生态浮床中植物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自水体 D . 污水流入后该水域仍能保持动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株植物上相同位置摘取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最可能是(    )
A . 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B . 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C . 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D . 3片叶片蓝色深浅程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