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知识点题库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


A . 帝国的繁盛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 . 近代的曙光       D .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时期,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是因为(    )

①经济高度发展    ②处于封建社会    ③商路发达    ④工艺精湛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 .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 专制集权的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 (1) 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 (2) 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 (3) 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 (4)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近年来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

A . 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 . 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 . 该译本可能是西方传教士所译 D . 《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 —— 西汉疆域的扩大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

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等国的崛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根据下图,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伴随此次大航海事件触发的地理大发现将全人类带入了野蛮的殖民时代 B . 此次航海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并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C . 这次大航海,使世界逐渐成为整体,从这以后各大洲之间物质文化的交流从未停止 D . 这次远航客观上加强了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的交流,但本质上是为了耀武扬威
古诗文往往蕴含着很多的历史信息。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序号

诗句

作者

反映的史实

A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平定东南沿海倭寇

B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

材料二: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

——靠知

  1. (1) 联系所学知识,在材料一表中①②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2. (2) 材料一所反映的史实是否佐证了材料二中郑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判断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帝

材料二:“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帝

材料三:1793年,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四:朝臣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 (1) 联系上述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状况。
  2. (2) 材料三中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3. (3) 结合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电影《锦衣卫》涉及到的史实发生在(    )
A . 秦朝 B . 隋朝 C . 明朝 D . 清朝
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B . 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选调大臣组成 C . 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D .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朝时皇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事件是(    )
A . 建立军机处 B . 设厂卫特务机构 C . 实行八股取士 D . 实行文字狱
材料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回首往事,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了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不曾相识。

材料二:以欧美之行的收获为基础,使节团提出“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立国政策,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未经任何中介阶段就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用“同是天涯沦落人”来比喻中日两国的境况?
  2. (2) 日本政府是如何践行“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的立国政策的?
  3. (3) 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不曾相识。日本的发展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台湾统一之后,康熙皇帝在与大臣的谈话中说道: “先因海寇(郑成功),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从中可知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是因为(    )
A . 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 . 统治者无视商业利益 C . 防范西方列强的入侵 D . 抵御郑成功抗清力量
台湾一直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7世纪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当时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 . 郑成功 B . 戚继光 C . 林则徐 D . 郑和
学习历史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历史事件中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清朝的厂卫制度使专制达到了顶峰 B . 查理一世的统治致使巴黎人民爆发起义 C . 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独立战争爆发 D . 罗伯斯比尔的一系列措施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
“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材料中所指的政治举措是(    )
A . 设三省六部制 B . 设行省制 C . 设厂卫制度 D . 废丞相,权分六部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丞相、创内阁

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③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④改革赋役制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下图中①②③④所处朝代与歌谣传唱的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废黜百家尊儒术,推恩削弱王实力 ②三省六部兼科举,两制首创现盛世

③仿效汉制治天下,行省制度传后世 ④废除丞相设内阁,厂卫机构强皇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出现了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
A . 考古学兴盛 B . 文化专制加强 C . 阶级矛盾尖锐 D . 传统文化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