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知识点题库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    )


A . 打败了英国殖民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B . 废除黑人奴隶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C . 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D . 操纵巴黎和会,制裁德国
俄国历史上,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是(  )


A . 1861年改革    B . 十月革命   C . 赫鲁晓夫改革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改变落后状况,使俄国成为军事强国 B . 强化农奴制,发展工场手工业,促进俄国经济发展 C . 全盘西化,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转型 D .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民众素质,移风易俗,改变社会面貌
“大胡子剃掉了,德国服装穿上了,但是留大胡子穿旧式服装时期的那些思想却留下了。”这段话是(    )


A . 赞扬彼得一世改革     B . 赞扬1861年改革 C . 批评彼得一世改革   D . 批评1861年改革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佩里舰队到达日本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女奴解放者的功劳。”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及其应对措施。

  2. (2) 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3) 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指的是谁?他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列宁说:“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一现象出现在(   )       

A .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B . 苏联1936年新宪法通过后 C .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后
“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是(    )

A . 英国殖民统治 B . 黑人奴隶制度 C . 封建统治 D . 外敌人侵
彼得一世为使俄国成为强国,进行了改革。下列措施中属于他的改革内容的有(    )

①加强中央集权    ②扩大军事力量

③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    ④禁止地主买卖农奴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革命、改革都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重要方式。下列资本主义国家中,通过封建主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俄国 D . 法国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

A . 奴隶制度 B . 封建制度 C . 等级制度 D . 资本主义制度
《大国崛起》中这样描述:“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多个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使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历史事件是(  )
A . 美国独立战争 B . 南北战争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斗争初期,南部会占优势,………最后当然将由北方获胜,因为它在需求的时候可以打出最后一张牌一一奴隶革命。”这段话是在评述(    )
A . 德国统一 B . 美国内战 C . 俄国改革 D . 明治维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

【巨变时代】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

一一(美)史兹·墨菲(亚洲史)

【强国之策】150多年前,在民族危机面前,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在进行着改革。

【同途殊归】昔同治(1862—1874)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日:“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1. (1) 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
  2. (2) 请简要谈谈洋务派“学习外国利器”的具体措施。结合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就福泽谕吉所言“改变政令”做出解释。
  3. (3) 中日两国一样的回应,却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以下历史人物与其历史功绩组合,正确的有(   )

①俾斯麦——促成德国完成统一      ②林肯——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③拿破仑——领导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④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开展独立运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读一读,写一写。

材料一: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创办东京大学,设立法、理、文、医等学部,成为当时输入近代科学,培养科学技术人员的中心。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

材料二:明治政府各部门中,文部省经费开支最多,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惜投入重金建设学校。

  1. (1)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2. (2) 上述措施对促进日本发展有什么作用?
新旧力量的交替中,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新力量

资料一:革命给某些旧工业中心带来了贫穷、失业和不满,但是在整体上却给国家带来了财富、机会和繁荣,并且注定要改变中世纪英格兰的面貌。

——《经济史评论》

⑴资料一中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它给西方国家带来哪些变化?

⑷结合新旧力量的对比,综合三则资料,我们可以获得哪一启示?

资料二:近代日本不仅没有沦为西方工业化“中心”的边缘或者半边缘,反而跻身当时世界强国之列,并分享西方建立的现代殖民体系利益,因而被认为是一个“稀有的例外——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⑵近代日本“没有沦为西方工业化‘中心'边缘或者半边缘”的原因是什么?

旧力量

资料三:尽管从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超越前代,但横向比较,清前期的中国已经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⑶中国在“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落伍”的表现有哪些?

大国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的决议须经总统批准,如未获批准,经国会再次以2/3多数通过,即可直接生效。行政权属于总统,但总统及其任命的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司法权有最高法院掌握,由总统任命、参议院同意的法官终身任职。

材料三: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到落基山脉,从墨西哥湾到加拿大,美国拥有辽阔、肥沃的土地和优良的气候。经历了南北战争极度混乱的美国,出现了令人惊异的经济增长。在学习和引进欧洲最新科技的基础上,19世纪中后期建立遍及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和实验室大胆地应用和创新,其中美国的电力电气工业从一开始就走在世界前列,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1. (1) 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两次著名的战争?
  2. (2) 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运行的什么原则?这一.原则是通过哪一部文件确立下来的?
  3. (3)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有学者称19世纪某一国家“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这一国家最有可能是(    )
A . 美国 B . 英国 C . 俄国 D . 德国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    )
A . 政治平等 B . 发展近代工业 C . 文明开化 D . 学习西方思想
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图 5 小华同学的课堂笔记中可以概括出的共同主题是(   )

A . 资本主义的扩展 B . 工人运动的兴起 C . 变法图强的尝试 D .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