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荆轲刺秦王 知识点题库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江而带五湖          天雪,武卧啮雪 B . 适有孤鹤,横江来          予乃摄衣而 C . 且庸人尚之          顷之未发,太子 D . 宾主尽东南之          而其直,亦无售者
下列各项中的每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洎牧以谗诛 B .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暴霜露 C . 秦人不暇自哀          函谷举 D . 多于南亩之农夫          输来其间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虢叔死           君何患 B . 若属皆且所虏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C . 击沛公于坐           公见人被暴害,恬然 D .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今人有大功击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宽容 B .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       责怪 C . 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                 排列,比照 D . 秦王复击轲,八创。                     遭受
  2. (2)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②使使以闻大王

    ③燕王拜送于庭                ④嘉为先言于秦王

    A . 两个“以”相同,两个“于”不同 B . 两个“以”不同;两个“于”相同 C . 两个“以”不同,两个“于”也不同 D . 两个“以”相同,两个“于”也相同
  3. (3) 下列对所选文段内容所作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选部分描绘了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依次可概括为:“厚遗蒙嘉——图穷匕见——顾笑舞阳——倚桂笑骂”等四个场面。 B . 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竞“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 C . “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提”,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 D . 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荆轲)拔剑,剑长,操其室。 B . (郑伯)许君焦、瑕。 C . (荆轲)发图,图穷而匕首现。 D . (高渐离)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根据《荆轲刺秦王》全文的思路,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 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 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 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纄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纅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战国策•燕策三》)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B .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C .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D .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B . 太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仅一人得 此称谓,一般都是以年龄为长来确立。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 C .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是旧时汉族交际用语,下称上或上称下或同辈相称的敬词。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 D .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段中的太子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礼贤下士、而又有点疑心的人物。 B . 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 C . 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 D . 田光自杀是因为他想激励荆轲并以此表明自己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②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不起意尽失其度           ②皆夜惊恐

③于是荆轲遂车而去         ④轲自知事不

A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 .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 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 .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B . 贤能为之用 C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犀首立五王

    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齐谓赵、魏曰:“寡人羞与中山并为王,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中山闻之,大恐,召张登而告之,曰:“寡人且王,齐谓赵、魏曰,羞与寡人并为王,而欲伐寡人。恐亡其国,不在索王,非子莫能吾救。

    登对曰:“君为臣多车重币,臣请见田婴。”中山之君遣之齐,见婴子曰:“臣闻君欲废中山之王,将与赵、魏伐之,过矣。以中山之小而三国伐之,中山虽益废王,犹且听也。且中山恐,必为赵、魏废其王而务附焉。是君为赵、魏驱羊也,非齐之利也。岂若中山废其王而事齐哉?”

    田婴曰:“奈何?”张登曰:“今君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中山必喜而绝赵、魏,赵、魏怒而攻中山,中山急而为君难其王,则中山必恐,为君废王事齐。彼患亡其国,是君废其王而立其国,贤于为赵、魏驱羊也。”田婴曰:“诺。”

    张丑曰:“不可。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夺四国而益负海也。致中山而塞四国,四国寒心。必先与之王而故亲之,是君临中山而失四国也。且张登之为人也,善以微计荐中山之君久矣,难信以为利。”

    田婴不听,果召中山君而许之王。张登因谓赵、魏曰:“齐欲伐河东。何以知之?齐羞与中山并为王甚矣,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欲用其兵也,岂若令大国先与之王,以止其遇哉?”

    赵、魏许诺,果与中山王而亲之。中山果绝齐而从赵、魏。

(选自《战国策·中山策》,有删改)

  1. (1) 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与赵、魏伐之,矣           过:错了 B . 必为赵、魏废其王而务焉       附:依附 C . 岂若中山废其王而齐哉         事:侍奉 D . 亡其国                     患:祸害
  2. (2)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 B . 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 C . 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 D . 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
  3. (3)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登认为齐国与赵、魏两国攻打中山国,这无异于为赵、魏两国赶羊,对齐国没有什么好处。 B . 在张登看来,齐王现在应该召见中山君,并允许他称王,中山君就会与赵、魏两国断交,并会与齐结交。 C . 张丑认为,张登长期以来善于把一些小计谋进献给中山君,很难相信张登会给齐国带来好处。 D . 田婴按张登所说的做了,但张登又去游说赵、魏两国,并且赵、魏两国也同意了张登的建议,最终中山与齐绝交。
  4. (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寡人羞与中山并为王,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

    ②恐亡其国,不在索王,非子莫能吾救。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 (2)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 今行而无信 , 则秦未可亲也 C .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 . 愿大王少假借
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 B .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C .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D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