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谈神说鬼寄幽怀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怨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镪,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

过数日,翁益弥留。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翁曰:“人生苦乐皆有定数。汝方享妻贤之福,故不宜再助多金,以增汝过。”盖月生妻车氏,最贤,有桓、孟之德,故云。月生固哀之,怒曰:“汝尚有二十余年坎壈未历,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月生孝友敦笃,亦即不敢复言。犹冀父复瘥,旦夕可以婉告。无何翁大渐,寻卒。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逾数年家渐落。窘急时,赖兄小周给,不至大困。

无何兄以老病卒,益失所助,至绝粮食。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场辄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聊益甚。寻买贩羊者之妻徐,翼得其小阜;而徐性刚烈,日凌藉之,至不敢与亲朋通吊庆礼。忽一夜梦父曰:“今汝所遭,可谓山穷水尽矣。尝许汝窖金,今其可矣。”问:“何在?”曰:“明日畀汝。”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次日发土葺墉,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数年来村隔十余里,老死竟不相闻。余偶过其居里,因亦不敢过问之。则月生之苦况,盖有不可明言者矣。忽闻暴得千金,不觉为之鼓舞。呜呼!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皆谶也。抑何其神哉!”

(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妻及长子相继谢  死亡 B . 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欺凌,残害 C . 月生固之悲哀 D . 醒而之感到奇怪
  2. (2) 下列对于文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聊斋志异》许多篇目最后一段都以“异史氏曰”开头,对故事情节作进一步补充。 B . 孝友,《毛传》:“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它要求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是古代文化中重要的文明标准。 C . 桓、孟之德指为妇的美德。桓指东汉鲍宣妻桓少君,孟指东汉梁鸿妻孟光。旧时以桓少君、孟光为自甘守贫的贤妻的典型。 D .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期年大青死。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笥:箱笼),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出门不远,闻丛薪杂草中寒率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

二青在山中数年,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呼曰:“二青!”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日状。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曰:“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此后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

异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如转圜:如同转动圆物那样简单)。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节)

  1. (1)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2.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二青亦

    俾得自适,复返

    缘二青驯,故未

    因而行旅相

  3. (3)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东郡某人,弄蛇为业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侍坐》) B . 与二青无少异,名之小青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 C . 且怒仇焉者公辨其声,目不可开。(《左忠毅公逸事》) D . 恋恋有故人之意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一气之余烈。《秋声赋》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

    ②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

  5. (5) 请结合文本的最后一段,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粤士人郭某,暮自友人归,入山迷路,窜榛莽中。约更许,闻山头笑语,急趋之,见十余人藉地饮。望见郭,哄然曰:“坐中正欠一客,大佳,大佳!”郭既坐,见诸客半儒巾,便请指迷。一人笑曰:“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即飞一觥来。郭饮之,芳香射鼻,一引尽。又一人持壶倾注。郭善饮,又复奔驰吻燥,一举十觞。众人大赞曰:“豪哉!真吾友也!”

郭放达喜谑,能学禽语,无不酷肖。离坐起溲,作燕子鸣。众疑曰:“半夜何得此耶?”又效杜鹃,众益疑。郭坐,但笑不言。方纷议问,郭回首为鹦鹉鸣曰:“郭秀才醉矣,送他归也!”众惊听,寂不复闻;少顷又作之。既而悟其为郭,始大笑。皆撮口从学,无一能者。一人曰:“或惜青娘子未至。”又一人曰:“中秋还集于此,郭先生不可不来。”郭敬诺。一人起曰:“客有绝技,我等亦献踏肩之戏,若何?”于是哗然并起。前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人飞登肩上,亦矗立;累至四人,高不可登;继至者,攀肩踏臂如缘梯状。十余人顷刻都尽,望之可接霄汉。方惊顾间,挺然倒地,化为修道一线。郭骇立良久,道得归。

翼日腹大痛,溺绿色似铜青,着物能染,亦无潮气,三日乃已。往验故处,则肴骨狼藉,四围丛莽,并无道路。至中秋郭欲赴约,朋友谏止之。设斗胆再往一会青娘子,必更有异,惜乎其见之摇也!                                     《聊斋志异》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善饮,又复奔驰吻燥         故:本来,向来 B . 芳香射鼻,一引尽         遂:于是,就 C . 离坐起溲,作燕子鸣         窃:偷盗,盗窃 D . 郭骇立良久,道得归         遵:遵循,按照
  2. (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郭秀才放达喜谑的一组是  (      )

    ①郭故善饮,又复奔驰吻燥,一举十觞            ②豪哉!真吾友也

    ③离坐起溲,窃作燕子鸣                        ④方纷议问,郭回首为鹦鹉鸣曰 

    ⑤方惊顾间,挺然倒地                          ⑥郭骇立良久,遵道得归

    A . ①③④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⑥ D . ②④⑤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东粤士人郭某,傍晚从朋友那里回来。路过一片山地的时候不小心途中迷路,走在一片榛树林与草生长很密的地方。 B . 在大家对奇怪的鸟叫声议论纷纷的时候,郭秀才回过头却听到鹦鹉的声音道:“郭秀才醉了,送他回去!” C . 山中饮酒众人相约中秋的时候还要再次相聚,并要求郭一定要来。郭秀才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D . 《郭秀才》是《聊斋志异》中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优秀篇章。读后其景其情,令人难忘;其韵其味,耐人咀嚼。
  4. (4)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众惊听,寂不复闻;少顷又作之。

    ②往验故处,则肴骨狼藉,四围丛莽,并无道路。

    ③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1) ,靡有朝矣。(《诗经》)
  2. (2) 皇览揆余初度兮,。(屈原《离骚》)
  3. (3)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4. (4) 钉头磷磷,。(杜牧《阿房宫赋》)
  5. (5) ,攘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
  6. (6) 渔舟唱晚,。(王勃《滕王阁序》)
  7. (7)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8. (8) 书痴者文必工,。(蒲松龄《聊斋志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 . 莽苍者  ②舟行临汝 B . ①腹犹然  ②食不 C . 怪者也  ②聊斋 D . 云气  ②会当凌
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  )
A .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 .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C .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 .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下列对我国古代小说意义和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说新语》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B . 唐代传奇标志着我国小说趋于成熟,揭开了我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序幕。 C . 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是我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白话小说的进一步成熟。 D . 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和《水浒传》(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章回小说为主。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B . 《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C . 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D . “家父”“家母”指对方的父母,“令尊” “令堂”指自己的父母;“令郎”指对方的儿子,“犬子”指自己的儿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②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古典诗文名句往往能信手拈来,为文章增色不少。

③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无异于饮鸩止渴

⑥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A . ②⑤⑥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④⑤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 , 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花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路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 , 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 , 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⑤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⑥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⑤⑥ D . ③④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科举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误解最深的制度大概也是科举。我们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        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           。古代一些学者对科举制的批判主要是对应试现象、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批判,如朱熹批评只重举业而忽略真实学问的现象,顾炎武严厉批判八股文,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两位文人久困科场,        之后转而撰写的抨击和讽刺科举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范进中举》等篇章长久以来作为中学教材,主导着对科举制的看法。但是,你找得到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到文天祥、纪晓岚、林则徐等成千上万进士      的人才对科举制的否定评价吗?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懦弱无能        从善如流        屡试屡败        出身 B . 因循守旧        择善而从        屡试屡败        出身 C . 因循守旧        从善如流        屡试不爽        出生 D . 懦弱无能        择善而从        屡试不爽        出生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然而,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误解最深的制度大概也是科举。 B . 然而,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 C . 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误解最深的制度大概也是科举。 D . 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都对科举的肯定多于否定 B . 对科举的肯定都多于否定 C . 但都没有否定科举制本身 D . 但本身都没有否定科举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小说对古代政治、文化、信仰、民生等各个方面,展开了详实、生动、全方位的描写,其中既有依据史书敷衍的历史作品,更有与史传等不同的对庶民生活的关照。历史的宏大叙事,往往忽略庶民的日常生活,一些野史杂传中也许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往往也是零散的、片段的。想要复原中国古代生活的完整面相,古代小说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资料。因此,古代小说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不可替代的形象载体。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的连续性,国民性的继承性,古代小说对古代社会与人性的描写,有一些内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古代小说中的崇高与卑污、迷茫与清醒等等,同样可以是今人反思自我的镜子。

古代小说既受思想学术的影响,又是后者的活化。小说家、特别是文人小说家有时会更积极主动地对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作形象化的阐释,因而可以成为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研究的旁证。清代刘献廷在《广阳杂记》卷二中说世人“未有不看小说听说书者,此性天中之《书》与《春秋》也”。从“性天”的本原上和智慧的根本上,将小说与经典文化联系起来,是一种极为独到的见解。

不过,小说当中人生智慧的体现最主要的还不是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的图解,而是通过人生体验的发现与提炼,对人生哲理的艺术再现。《红楼梦》这样的作品能够跻身经典文学之列,其中重要的原因,一是它以感性的方式演绎与诠释了高深玄妙的中国文化,二是它以精微的思理,提炼出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感受与智慧。这两点其实也可以推及中国整个古代小说。

古代小说是一种艺术审美的结晶,还是一种汉语修养提高的捷径。《世说新语》字字珠玑,《聊斋志异》语语精彩。就是通俗小说中的一些浅近文言,也往往体现出文言作为一种文学语言的魅力,在雅俗之间寻找到一种极好的平衡。时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语言更倾向于简要的表达,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粗鄙化、模式化、符号化的现象,古代小说应该可以作为一种我们丰富语言表达能力的营养源。

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资源,被不断地开发利用。《西游记》《红楼梦》可能是被改编为影视剧最多的古代小说之一,而《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又是各种游戏软件开发的灵感来源与素材依据。这些都说明古代小说、特别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是一种文化上的富矿,对后世的文化生活产生着持续性的广泛影响。我们应对古代小说有更多的钻研, 才能更积极有效地利用其再生价值,同时避免对原著糟践式的、不负责任的开发。

(摘编自刘勇强《阅读古代小说的91个理由》)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小说不只是过去时代的文化遗存,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性对当下仍有借鉴意义。 B . 古代小说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对今人仍有重要的开导、点拨和提升的作用。 C . 古代小说对古代政治、文化、信仰、民生等各方面的描写水平超过大多数史传作品。 D . 古代小说与主流思想、经典文化之间的联系,离不开小说家积极参与下的艺术创作。
  2.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以显现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在反映生活中的差异。 B . 文章通过对古代小说语言特点的分析,论证了古代小说中的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C . 文章以清代刘献廷的著述为依据,论证了古代小说与主流思想间的融会贯通之处。 D . 与重视古代小说中的文化艺术资源相关,文章着重分析了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隐患。
  3.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不是可以作为研究经典文化的旁证,古代小说不会有这样的地位和热度。 B .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它的思想性。 C . 由于古代小说对高深玄妙的中国文化的演绎与诠释,使小说成为通俗化的大众读物。 D . 古代小说可以从多方面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需求,尤其是那些成为经典的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方

韩拓

老姜最近身体不适,白天没有食欲,夜里盗汗多梦,不时还会惊醒,一个月下来,瘦了二十几斤,到医院体检,却没查出什么问题。经友人推荐,说五德胡同里有个小诊所,里面的老中医颇有些不凡之处,老姜虽然对小诊所的水平有些疑虑,但踌躇几番,终于决定试上一试。

根据友人指点,来到了五德胡同,拐进去没几步,就听见朗朗的诵读声传来,“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老姜定睛一看,一个年轻人坐了个板凳在一栋老房子门口背书,背后的门敞开着,门上挂着中医诊所的牌子。

老姜心道,应该就是这儿了。走近门口,往里瞧去,门里是一间大厅,十分简陋,一道长桌将大厅左侧三分之一隔开,靠墙摆着整排陈旧的中药柜,长桌外面放了两张木头椅子,大厅右边是两排长椅,却一个病人都没有。长椅背后的墙上挂了几幅常见的骨骼、经络彩图,正对着大门的墙上挂着个电视机,正在播放着本地频道的新闻,不时跳出几个雪花点,一个约莫六十来岁的老中医身穿白大褂,戴着副老花镜,翘着脚悠闲地坐在长桌后面看书,听到电视里放些有意思的新闻,才不时抬头瞄上几眼。天尚未黑,诊所里没有开灯,由于采光不好,显得有些昏暗,老姜越看越发觉得不靠谱。

坐在门口的年轻人抬头看到老姜,转头冲门里喊了一声:“师父,来人看病啦。”老姜一听,不好意思掉头就走,只得迈步走进诊所,径直坐到老中医对面的椅子上。

老中医抬起头,轻推了推从鼻梁上滑下来的老花镜,看了眼老姜,开始了望闻问切的标准流程,老姜自己却有些心不在焉,只是耳听着老中医的问题,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着话。

“诸葛行军痧瘴方,珍珠牛麝冰雄黄;硼硝金箔共研末,窍闭神昏服之康……”门外年轻人的读书声还在时不时地传进来,“你这小徒弟念叨啥呢?”老姜好奇地问了句。

“中医方剂的汤头歌,初学者都得背会的东西。”老中医答道。

“这什么雄黄、硼硝、金箔一听就是有毒有害的东西,这东西怎么能做药,这不胡闹吗?”老姜有些愤愤不平。

老中医立刻回嘴:“少见多怪,药毒不分家,药用得不好就是毒,毒用好了也治得了大病,是药是毒,得看开方子的人的水平。”

老姜懒得继续争执,正琢磨着怎么找个借口一走了之,电视里传出新闻播报的声音,正讲着本地纪委监委重拳出击、惩治腐败的新闻,还提到了某个领导干部正被留置调查。老姜心里一阵感慨,电视里提到的那个干部一个月前还跟自己坐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工作,还不知道他在里面都交代了些啥。

老中医看见老姜在关注新闻,顺口说道:“这贪囊,乃是剧毒之物,须忌之。”“这算什么药?还有书记载?”老姜觉得这说法很奇怪,就追问这贪囊有什么说法?老中医端起保温杯,呷了口茶水,接着侃侃而谈:“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看过没有,有一篇就专讲贪囊。贪囊,性热,有毒,服之者仁德俱损,自然会误国误民,害人害己。”

老姜沉默半晌,才又开口道:“那要是误服了这贪囊,还有药可救吗?”

老中医把再次滑下来的眼镜又推了推,认真看了老姜几眼,笑出了声:“有,有,当然有,若说此药,其药性大热,主除邪佞,尤攻贪浊,这药嘛是有些副作用的,不过有舍才有得,要不要服用,全看病人怎么取舍。”

老姜低头沉思了一会,猛地站了起来,把兜里的钱全拍在了桌子上,快步离开诊所。

小徒弟瞅了瞅老姜的背影,转头走进屋,看到了桌上的钱,奇怪道:“师父,您还没开药,这病人怎么就付诊金了?”

老中医回了句:“药方,他已经带走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第33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写老姜身体不适,暴瘦后到医院体检,却没查出什么问题,这一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老姜到小诊所看病做铺垫。 B . 小诊所陈设简陋,无一病人,引起老姜对老中医治疗水平的怀疑,电视正在播放着本地新闻的细节描写,为下文听到惩治腐败的新闻埋下伏笔。 C . 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刻画了老中医从容睿智的形象,与老姜的交谈体现了他独特的治病见解和有舍才有得的处世之识。 D . 老中医用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讲贪囊的章节,介绍贪囊性热有毒,服之有损仁德,有误国误民、害人害己的巨大危害,激起了老姜内心的变化。
  2. (2) 请结合全文,简析文中药方的含义。
  3. (3) 试分析文中“小伙计”的作用。
《西游记》中西天取经人唐僧的原型是(   )
A . 郑和 B . 鉴真 C . 玄奘 D . 张骞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这个暑假了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 B . 那篇游记写到的天山景物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 C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 . 看上去,这个小女孩有七八岁的样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都与古典小说、戏曲或传说有关,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看我“七十二变”,爱漂亮没有终点,麻雀也能飞上青天。(《西游记》) B . 又没有“红娘”式的人物,要理解对方的心思是多么困难啊!(《西厢记》) C . 老听人家夸赞你,我还以为你是一个“三头六臂”的女英雄呢。(《水浒传》) D . 你看看你,开了水龙头不记得关,家里都“水漫金山”了。(《白蛇传》)
请联系自己所读的名著,仿照下面给出的句子,另写三句话。

人们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学得神奇的想象,从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学得做人的原则;

我从  《 》中学得

我从  《  》中学得

我从  《  》中学得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给“话本” 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60字左右。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是民间“说唱”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人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话本而进行的再创作。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给“话本”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60字。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是民间“说唱”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人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话本而进行的再创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材料1:《西游记》被多次翻拍,《红楼梦》翻拍海选刚刚落幕,《四世同堂》翻拍已经完成,4月28日中央一套开始播出。

材料2:1985版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被认为代表了中国本土电视剧“正史”的开端。新版刚播出一集,新旧版的对比就越来越热闹,甚至有人直言翻拍多余,超越经典是妄想。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

对上面材料反映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