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知识点题库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 图中可以看出反应A(g)=C(g)的△H=(E1﹣E4)kJ•mol1 B . 图中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2SO3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扩大了容器的体积 C . 图中表示将CO2通入NaOH的稀溶液中,随着CO2的通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变化关系 D . 图中曲线表示用0.10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由此可判断HX的酸性最强
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mol/L NaOH溶液进行滴定,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
A . 大于20mL B . 小于20mL C . 等于20mL D . 等于5mL
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某工厂对制铬工业污泥中Cr(Ⅲ)回收与再利用工艺如下(硫酸浸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是Cr3+ , 其次是Fe3+ , Fe2+ , Al3+ , Ca2+ , Mg2+

常温下部分阳离子的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

Fe3+

Fe2+

Mg2+

Al3+

Ca2+

Cr3+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7.0

9.6

4.2

9.7

沉淀完全时的pH

3.2

9.0

11.1

8.0

11.7

9.0(>9.0溶解)

  1. (1) 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至少一条)
  2. (2) 调pH=4.0是为了除去(填Fe3+ , Al3+ , Ca2+ , Mg2+
  3. (3) 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为Mn++n NaR→MRn+nNa+ , 被交换的杂质离子是(填Fe3+ , Al3+ , Ca2+ , Mg2+
  4. (4) 试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Na2Cr2O7+SO2+H2O=Cr(OH)(H2O)5SO4+Na2SO4
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SO2 , 消除SO2对环境的污染.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1:91

pH

8.2

7.2

6.2

①根据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性.

②在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

a.c(Na+)>c(HSO3)>c(H+)>c(SO32)>c(OH

b.c(Na+)=2c(SO32)+c(HSO3

c.c(H2SO3)+c(H+)=c(SO32)+(OH

d.c( Na+)+c(H+)=c(SO32)+c(HSO3)+c(OH

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HF

H2CO3

H2S

电离平衡常数

(Ka)

7.2×10-4

K1=4.4×10-7

K2=4.7×10-11

K1=9.1×10-8

K2=1.1×10-12

  1. (1) 已知25℃时,①HF(aq)+OH(aq)=F(aq)+H2O(l)  ΔH=-67.7kJ/mol,

    ②H+(aq)+OH(aq)=H2O(l)        ΔH=-57.3kJ/mol,

    氢氟酸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将浓度为0.1 mol/L 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____。
    A . c(H+)        B . c(H+)·c(OH)     C .       D .
  3. (3) 向Na2CO3溶液通入过量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25℃时,在20mL 0.1mol/L氢氟酸中加入VmL 0.1mol/L 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 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c(OH-)相等 B . 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 c(F)-c(Na+)=9.9×10-7mol/L C . 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 . ③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c(F)< c(Na+)=0.1mol/L
  5. (5) 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32水解的缘故,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之:
  6. (6)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每生成1mol HF转移mol电子。
  7. (7) 已知BiCl3水解产物中有 BiOCl生成。写出水解反应方程式,为防止其水解,如何配制 BiCl3溶液?
已知p(A)=-lgc(A),三种金属硫化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无MnS沉淀生成 B . CuS和MnS的悬浊液中,c(Cu2+)/c(Mn2+)=10-20 C . 向MnS悬浊液中加入少量CuCl2固体,c(Mn2+) 减小 D . 向含等浓度ZnCl2 和Cu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Na2S溶液,先析出的是ZnS
298K时,向20mL0.01mol/L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2 B .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C . b点溶液中:c(CH3COOH)+2c(H+)=c(CH3COO-)+2c(OH-) D . a、b、c、d四点溶液的导电性强弱顺序:d>c>b>a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溶液:①(NH4)2SO4 ② (NH4)2Fe(SO4)2 ③(NH4)2CO3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 . ① > ② > ③    B . ③ > ① > ② C . ③ > ② > ①    D . ② > ① > ③
水溶液存在离子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 (1) AlCl3水溶液呈(填“酸”、“中”、“碱”)性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

    把Al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2. (2) 已知T ℃时,纯水中c(OH)为10-6 mol·L-1 , 则

    ①该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

    ②该温度下,将pH=3 的H2SO4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9:2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为

    ③该温度下,若1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0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3. (3) 常温下,在25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

    ②在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③在D点,c(CH3COO)  c(Na+) (填“<”“>”或“=”)。

  4. (4) 常温下将0.02molCH3COONa和0.01mol盐酸溶于水,配成1L混合溶液。写出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25℃时,用NaOH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溶液中-1g[c(H+)/c(H2C2O4)]和-1gc(HC2O4-)或-1g[c(H+)/c(HC2O4-)]和-1gc(C2O4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L1表示-1g[c(H+)/c(H2C2O4)]和-1gc(HC2O4-)的关系 B . Ka2(H2C2O4)的数量级为10-2 C . 已知 NaHC2O4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a+)>c(HC2O4-)>c(C2O42-)>c(H2C2O4) D . 向0.1mol/L H2C2O4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HC2O4-)/c(H2C2O4)]增大
乙二酸,又称草酸,通常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其两分子结晶水(H2C2O4·2H2O)却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在分析化学中常用H2C2O4•2H2O做KMnO4的滴定剂,下列关于H2C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草酸是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2C2O4=2H++C2O42− B . 草酸滴定KMnO4属于中和滴定,可用石蕊做指示剂 C . 乙二酸可通过乙烯经过加成、水解、氧化再氧化制得 D . 将浓H2SO4滴加到乙二酸上使之脱水分解,分解产物是CO2和H2O
把下列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都不会增加的是(   )
A . CH3COOH溶液 B . NaCl溶液 C . NaOH溶液 D . Na2CO3溶液
25 ℃时,将某一元碱MOH和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如下表,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实验

序号

c(盐酸)/

(mol·L1)

c(MOH)/

(mol·L1)

反应后溶

液的pH

0.20

0.20

5

0.10

a

7

A . 由实验甲可判断出MOH为弱碱   B . 将实验甲中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c(H+)/c(M+)变小 C . a>0.10   D . MOH的电离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b=10-8/(a-0.10)
25℃时,将浓度均为0.1mo1·L1、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0mL,Va、Vb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 . Ka(HA)=1×106 B . b点时,水电离出的c(H+)=107mo/L C . 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D . c点时,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实验操作及对应的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某有机物与溴水混合

溶液褪色

有机物中一定含碳碳双键

B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产生的气体为乙烯

C

向乙醛中加2mL 10%CuSO4溶液,再加3滴10%NaOH溶液,加热

无红色沉淀

乙醛已变质

D

向苯酚乳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振荡、静置

溶液变澄清

苯酚的酸性比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酸化,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含有 B . 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 C . 实验室中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 D . 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不含NH4+
常温下,向100mL0.1mol·L-1H2S溶液中缓慢通入SO2气体,可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pH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保持不变 B . 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消耗112mLSO2(标准状况) C . 的值减小 D . 0.1mol·L-1H2S溶液中:c(H+)=c(HS-)+2c(S2-)+c(OH-)
25℃时,用HCl气体调节0.1 mol·L-1氨水的pH,系统中微粒浓度的对数值(lgc)与pH的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ι= ]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忽略通过气体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P1所示溶液:c(Cl-)=0.05 mol·L-1 B . P2所示溶液:c(NH3·H2O)<c(OH-)+c(Cl-) C . P3所示溶液:c( )+c(NH3·H2O)=c(Cl-)+c(H+) D . 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4.75
室温下,将 盐酸逐滴滴入 氨水中,溶液的 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 M点所示溶液: B . C . N点所示溶液中: D . 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在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