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区别的一组是     (   )

A . Na2O2 、Al2(SO4)3 、MgCl2 、K2CO3 B . BaCl2、 Na2SO4 、Al2(SO4) 3 、KOH C . AgNO3 、NaCl 、KCl、 CuCl2 D . Fe 2(SO4)3 、K2CO3 、KHSO4、BaCl2
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  )

A . 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B . 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 . 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 D . 点燃,先后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Na2SO4 B . 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 C .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 D . 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
某烃的衍生物1.45g,跟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后析出5.4g银,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A . CH3CHO B . CH3CH2CHO C . CH2OH(CHOH)4CHO D . CH3CH2CH2OH
可用来鉴别己烯、四氯化碳、甲苯的方法是(   )
A . 酸性高锰酸钾 B . 溴水 C . 液溴 D . NaOH
根据题意填空
  1. (1) 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3. (3) 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B瓶溶液的作用是,C瓶溶液的作用是
  4. (4) 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可验证的产物是,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5. (5) 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可验证的产物是
某有机物A分子式为C7H14O2 ,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C,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B和C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A的可能结构有(   )
A . 4种 B . 5种 C . 6种 D . 7种
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Mg2+、Fe3+、Ba2+、NO3、CO32、Cl、SO42 . 某小组同学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

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不溶物

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白色不溶物部分溶解

③将步骤②所得物过滤,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另取步骤③所得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由此判断:

  1. (1)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填离子符号,下同),肯定含有,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阴离子是
  2. (2) 步骤②中白色不溶物部分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若取步骤①中得到的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填离子符号,下同),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
向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中滴加5~6滴0.1 mol·L-1的FeCl3溶液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   )
A . 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 B . 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 C . 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 D . 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有血红色
已知: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FeSO4·7H2O的所有分解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丙、丁中可依改盛装无水CuSO4、Ba(NO3)2溶液、品红溶液 B . 实验时应先打开K,缓缓通入N2 , 再点燃酒精喷灯 C . 甲中残留固体加稀硫酸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变红 D . 还应在丁装置后面连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1. (1) 某实验小组尝试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M的分子式,所用装置如下:

    图片_x0020_863296546 图片_x0020_948130176

    ①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方向流动,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以上装置不能重复使用):g→fe→hi→ →jk。

    ②F装置作用是

    ③若准确称取有机物M(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3.24g,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9.24g,B管质量增加2.16 g,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

    ④已知在相同条件下该M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54,且能与Na反应但不与NaOH溶液反应,写出该物质在灼热的铜丝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2. (2) 在常温下测得的某烃C8H10(不能与溴水反应)的核磁共振谱上,观察到两种类型的H原子给出的信号,其强度之比为2∶3,试确定该烃的结构简式为;该烃在光照下生成的一氯代物在核磁共振谱中产生的吸收峰强度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可能含有Al3+ B . 滴入淀粉液无明显现象,滴入H2O2溶液和稀硫酸,溶液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有I- C . 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则原气体一定是SO2气体 D . 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一定有NH4+
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Br2>I2

B

将铝片放入盐酸中

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时较慢,随后加快,后来又逐渐减慢

H+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得到蓝色溶液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D

向漂白粉中滴入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气体中含有Cl2

A . A   B . B   C . C   D . D
用脱脂棉包住约 0.2g 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水,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 (1) 上述实验所利用的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特点是:

    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Na2O2 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特点。用以验证反应的第一个特点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用以验证第二个反应特点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图片_x0020_100007

  3. (3) 实验(2)向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同学从查阅有关资料中得知:Na2O2 与水反应可生成 H2O2 , H2O2 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 Na2O2 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 H2O2 存在。(只要求写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试剂:;现象:

  4. (4) 该小组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 Na2O2 跟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H2O2 , 其实验方法为: 称取 2.6gNa2O2 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 O2 的体积并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等到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忽略导管在量筒中所占的体积,导管伸入量筒的长度不同)(填字母)

    图片_x0020_100008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

A . 图Ⅰ是鉴别纯碱与小苏打 B . 图Ⅱ是证明 图片_x0020_8 与水反应放热 C . 图Ⅲ是证明 图片_x0020_9 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 . 图Ⅳ是探究钠与 图片_x0020_10 反应
古诗词、谚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   )

选项

传统文化

化学角度解读

A

本草经集注 记载“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 云是真硝石也

利用物理方法可以检验钠盐和钾盐

B

“司南之杓 ,投之于地,其柢 勺柄 指南”

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

C

本草图经 在绿矾项记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

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

D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香”主要因为美酒含有酯类物质

A . A   B . B   C . C   D . D
某研究小组探究金属Na与CO2反应。

  1. (1) 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CO2打开弹簧夹制取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 , 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盛有的洗气瓶。CO2收集满后关闭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将一小块Na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Na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取该白色物质溶于水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据此写出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体现了钠的性。
  3. (3)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一步检验黑色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装置②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装置⑤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用水无法鉴别苯、乙醇和四氯化碳 B . 淀粉水解和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C . 乙烷、乙烯均是气体,既可用燃烧法鉴别,也可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 D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 (1) 棉布上滴浓H2SO4后破洞。体现了浓H2SO4(填“脱水”“吸水”或“强氧化”、下同)性;在冷的浓H2SO4中放入铁片无明显现象,体现了浓H2SO4性。

    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已知淀粉溶液遇I2变蓝)

  2. (2)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4. (4) 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因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5. (5) 若要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水蒸气,可在装置之间加上一个盛有无水CuSO4的硬质玻璃管。
  6. (6) 当D中产生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 , 而不是SO2;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7) 当D中反应转移电子0.3mol时,参加反应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L。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 . 蒸馏操作时,应先加热,再通冷凝水 C . 将苯酚稀溶液滴加到溴水中,可用作苯酚的检验 D . 用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直接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