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知识点题库

“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平民强烈不满”。这可以用来解释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

A . 陪审法庭建立 B . 《十二铜表法》制定 C . 自然法的产生 D . 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十二铜表法》 规定了“同态复仇”:指氏族、部落成员遭到外伤害时,受害者给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按受伤害的程度实施正当的复仇,即“以眼抵眼,以鼻抵鼻、以耳抵耳、以齿抵齿、以命抵命”。它的出现(    )

A . 保护了奴隶的权益 B . 限制了复仇的范围 C . 保护了财产的私有 D . 限制了奴隶主权利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 . 重视法律程序 B . 缺乏公正性 C . 形式主义浓厚 D . 体现人人平等
课堂上,两位同学就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民主展开论述,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 都维护了所有公民的利益 B . 都使妇女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C . 都导致最终的衰落 D . 都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孟德斯鸠曾断言,共和国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式国家,一旦国土面积扩大、统治疆域过广,要实施有效治理,国家形态必然从共和走向帝制。其历史依据可能是(   )

A .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经验 B . 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实践 C . 英国君主制的变迁 D . 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变革
在中国古代,韩非子曾对法的一般特点有精辟概括:法固(法不朝令夕改)、法显(让百姓知法)、法一(法不阿贵),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在这方面异曲同工。但纵观世界古代史,后者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其他法系难以比及的,这就是(    )

A . 在私有制经济中最完备 B . 贯彻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则 C . 反对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D . 维护绝对正义与公平精神
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    )

A . 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 B . 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 C . 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 D . 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这一规定旨在(    )
A . 维护贵族利益 B . 保障平民利益 C . 保护私有财产 D . 确保有法可依
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    )
A . 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B .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C . 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 D . 顽强维护中央集权制度
古罗马某法律规定,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面四个条件:(一)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二)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人;(三)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四)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宣述。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法律是(  )
A . 自然法 B . 《十二铜表法》 C . 公民法 D . 万民法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
A . 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 . 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 . 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 . 主张重罪轻罚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445年立法允许平民与贵族通婚,公元前326年确立禁止债务奴隶制的法律,公元前287年立法赋予平民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   )
A . 罗马建立起雅典式民主制 B . 立法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C . 平民掌握着国家立法大权 D . 《十二铜表法》地位的削弱
如图为《民法大全》中所载的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述。其意在强调(   )

A . 人的自然权利是平等的 B .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 奴隶制度违背法的精神 D . 法律具有至高权威性
“在2至3世纪之交,罗马先后出现五大著名法学家……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规定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    )
A . 保护弱者原则 B . 权利平等原则 C .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D . 注重证据原则
罗马帝国时期,昔里尼行省(位于希腊)的第一条敕令规定:(按照罗马刑事法庭的模式)在行省凡牵涉死刑的重大案件,均应委派由希腊人和罗马人混合组成的陪审法庭审理。材料反映出该行省(   )
A . 重大判决重视中央意见 B . 审判机制存在缺陷 C . 重视境内公民基本权利 D . 践行众生平等理念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曾说过:“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公元3世纪前后罗马法发展过程中体现以上观念的是(   )
A . 习惯法 B . 《十二铜表法》 C . 公民法 D . 万民法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面对广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和不同的民族,统治者要维系庞大的帝国,  主要依靠(   )
A . 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 B . 博大缜密的罗马法律 C . 严厉的中央集权制度 D . 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周初,周公旦鉴于商朝失德亡国,提出了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明德慎罚等主张,强调将“明德”“敬德”“成德”作为施政的理论基础和以德化民的具体措施。经过两汉儒家对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并将这种本用关系提升到与自然现象“昏晓阳秋”一样永恒而不变。 明太祖在《大明律》成时,特别宣誓臣民“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据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整理

材料二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处死以祭谷神。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不发达的状况深刻地影响了古罗马刑法中公犯与私犯的规定,以致造成两者的失衡。

——据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评价与影响》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罗马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汉穆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某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某人打伤了贵族的牙齿,还落其牙齿。但如果是贵族伤了某人的眼或牙齿,则只要用财务做出赔偿即可。”这说明:(    )
A .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 . 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 袒护贵族利益的倾向 D . 保护奴隶权利不受侵害
《十二铜表法》的目的是使祭司和贵族不能再操弄法律。其实际效果在于,自此之后,所有习惯法都需要有立法基础,以成文法典的形式颁布。它也确保了,在罗马世界和后来从英国到美国的所有西方国家里,法律是世俗而且独立的,尽管后来曾多次发生以神的名义对这一原则进行干涉。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②确立了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

③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④适应了帝国时期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