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知识点题库

下图的一幅漫画,反映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完全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请问这种现象发生在哪次战争后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播共和龙种,收专制跳蚤”这一评论所反映的历史进程是(   )

A . 从金田起义到天京变乱 B . 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 C . 从武昌起义到北洋军阀统治确立 D . 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四一二”政变
电视剧《东方》中毛.泽东在起草1954年宪法时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最主要体现在

A .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 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 .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主张的根本原因是

A . 为了抵制英国的非法贸易 B . 被林则徐请求禁烟的恳切措词所感动 C . 鸦片输入严重危及到清政府统治 D . 鸦片输入使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 .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 .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 . 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

A . 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C . 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族贵族统治的瓦解 D . 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革命设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下图是廖冰兄创作的时政漫画“‘双十’十愿”中的前“四愿”,该漫画可能创作于()

A . 五四运动后 B . 国民革命时期 C . 十年对峙时期 D . 抗战胜利后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提到:“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勇(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军(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这一奇怪现象突出说明(    )

A . 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支持 B . 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C . 中国民族观念民族意识淡薄 D . 民众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史学界对袁世凯褒贬不一。1912年后,建立民国是大势所趋,梁启超认为袁世凯是“中世史暗黑时代东方之怪魔的人物”;建国初期,学者们教条般解释批判历史,李宗一认为袁世凯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卖国贼”;新时期,有学者从史实出发,高度盛赞袁世凯为“真正的改革家”。(    )

A . 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B . 历史评价受时代影响 C . 历史人物的评价很难有定论 D . 时代愈近历史评价越客观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可能(    )

A . 是大清帝国国歌 B . 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期的国歌 C . 伪满洲国国歌 D . 新中国成立前夕政治协商会议征集的国之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 .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最突出的是(    )
A . 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新旧交替的时代 B . 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的平均主义纲领 C .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D . 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历史任务
关于鸦片战争,高中历史教材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  )
A . 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 B . 鸦片战争是清史的一部分是错误的 C . 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D . 不同历史观必然得出不同历史结论
在袁世凯复辟称帝时,被称为“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人,在袁最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却云遮雾罩,且冯关键时刻还两次密电袁,要其“敝屣尊荣”,促其退位。“北洋三杰”的态度表明(    )
A . 袁世凯损害了北洋集闭的利益 B . 袁世凯复辟行为遭到众叛亲离 C . 民众的民主意识有较大的提高 D . “北洋三杰”信奉民主共和的思想
山西太原县前清举人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才逐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作为例证,这一变化可说明(    )
A . 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 B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一战后,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材料所说事件(   )
A . 创立了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 C .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 .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蹇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据此可知耆英(   )
A . 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 B . 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 C . 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 D . 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A .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 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 . 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 . 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