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抗日战争 知识点题库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 . 国民革命的兴起 B . 土地革命的开展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战略反攻的开始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 . 国民革命的兴起 B . 土地革命的开展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战略反攻的开始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 . 《八一宣言》的发表 B . 一二·九运动爆发 C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 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结合下图和这首《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判断歌词中的“慷慨悲歌奔战场”是指下列哪场战争(     )

A .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为收复东三省而进行的抗战 B . 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 . 七七事变后,国共实行合作进行全面抗战 D . 内战爆发后,全国人民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而进行的浴血奋战
中央电视台组织的“红色之旅”从北京出发.途中经过山西的平型关和山东的台儿庄,你认为这主要是为了纪念(   )

A . 辛亥革命 B . 红军长征 C . 抗日战争 D . 三大战役
194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将中国列为“负责维持和平的四大国之一”。罗斯福作出上述决定主要是因为

A . 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B . 中美建立了友好关系 C . 中国顽强抗击日本侵略 D . 中国实力大大增强
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平型关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 .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 转嫁战争负担 C .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 . 强化物资管制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由此可见(    )

A . 国民党开始以游击战作为对日作战的主要方式 B . 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 C . 游击战适应了当时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D . 国共两党已经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策略达成了共识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虽然作战失败了,但是……它改变了中日战略轴线……中国决心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据此,说明(   )

A . 蒋介石准备拉开战场的反攻序幕 B . 正面战场的溃败促使蒋介石改变抗战路线 C . 蒋介石认识到了本国的战略优势 D . 蒋介石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精神支柱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内容。它表明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A . 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B . 取消红军番号并接受改编,交出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C . 停止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放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 . 灵活调整政策,使其更加适合团结抗日的总任务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 .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 .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 .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 .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 .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在四川方言实景剧《抓壮丁》中,国民党官僚到处抓青壮男丁充军,鱼肉乡里;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的宣传下,青年学子慷慨激昂,投笔从戎。发生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两幕截然不同的场景反映了(  )

A . 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 B . 国民政府推行征兵制 C . 国民政府“围剿”红军 D . 共.产.党影响逐步扩大
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

年份

1937.7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总计

工厂数量

234

419

517

306

1061

1376

549

5462

A . 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 B . 标志着当时中国的社会重心西移 C . 使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 D . 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

A .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 .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下图为1948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某代表团合影。此图可用来印证当时中国(    )

A . 民族屈辱的洗涮 B . 综合国力的提升 C . 和平稳定的政局 D . 国际地位的提高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

A . 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 . 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 . 宣示了中方对日作战的自卫性质 D . 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有学者认为:“以卢沟桥事变为界碑,中日关系、国共两党关系,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出现了巨大转折。”其中“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转折”指的是(    )

A . 从国共内战到共赴国难 B . 从中日战争到睦邻友好 C . 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动员 D . 从百年屈辱到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