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解放战争 知识点题库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文中有如下文字:“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A . 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B . 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C . 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 . 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民盟罗隆基对马歇尔说:“共.产.党让步大,国民党苦恼多,民盟前途好。”此言的背景是(  )

A . 国共第一次合作 B . 西安事变的发生 C . 重庆政协的召开 D . 北平政协的举行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 . 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 .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 . 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 .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电视剧《红日》以1947年5月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全歼国民党精锐军团张灵甫的七十四师为背景,通过众多英雄事迹而讲述的一个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战役。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中(    )

A . 中共战略反攻时期 B . 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期 C . 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 D . 国共战略决战时期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 B . 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 . 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D . 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是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丰富的物资供应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下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 . 清政府统治结束 B .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 . 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 . 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遵从两大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蒋介石是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之一。如果要为其制作一部纪录片,下述生平事迹应该予以肯定的是(    )

①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领导北伐

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

③担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

④参加开罗会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此时(  )

A . 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B . 三大战役已经胜利 C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 即将举行开国大典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

材料二

1947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 “要和平,争民主” C .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 “打倒列强,除军阀”
下图是湖北省立黄冈高级中学的毕业证书。证书土除了盖有该中学及校长的印章外,还盖有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等8所当时名牌高校的印章。这一证书反映了(    )

A . 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社会战乱 B . 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种教育现象 C . 该生已在北京大学就读的情况 D . 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的成果
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
A . 推动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 B . 适应新形势下党的工作任务的转变 C . 为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做准备 D . 实现我党的性质和工作重心的转移
如图所示的是电影《挺进中原》插曲的部分歌谱,它向我们展现的历史是(  )

A . 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 . 十年对峙时期的南昌起义 C . 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战场 D .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反攻
下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挺进大别山
下图《关起门来打死狗》是张汀先生的漫画作品,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

材料四: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Z民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圣西门等人与马克思、恩格斯认识上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马克思与列宁的主张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
  3. (3) 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革命与十月革命相比有什么不同特点?简析其原因。
  4. (4) 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三大战役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其中最先打响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 .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 百万雄师过长江 C . 挺进大西南 D . 战略大决战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结合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断正确的是(   )

A . 都具备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B . 都表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C . 都有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D . 都体现无产阶级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