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识点题库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 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 . 从思想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C .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 .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B .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C . 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 .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一拜,保国安邦志慷慨,建国立业展雄才;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这一拜》歌曲中体现的忠义思想,主要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 . “仁政”学说 B . “天人感应”学说 C . 宋明理学思想 D . “经世致用”思想
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 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2.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

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

A . 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 . 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 . 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 . 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B . 制天命而用之 C . 不以人助天 D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儒家认为君王是介于人类和自然力之间的?只要君王顺应天时,广行善事,他就能维持人与自然间的普遍协调。因此,认为天灾是由于君王有了过错,这种说法就是合乎逻辑的了。”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    )

A . 孔子 B . 荀子 C . 董仲舒 D . 朱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非所崇尚的法治,即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立法令、行法令,达到“尊公废私”,而所谓“公”,实际上就是帝王。法律为君主所设,其基本原则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实现“利出一孔”的一元化的国家体制。因此,法律对于官员来说就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臣民的一举一动必须绝对符合法律的要求。当然,韩非还认识到,真正的法律不只是最大可能地限制人民,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做,而且应该“禁其心”,从内心惧怕法律,不敢违法。

——马娟《浅析韩非子的“法”》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的进步思想家中,梁启超以热情地宣传和鼓吹西方的法治主义而名噪一时。他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法治思想,以“宪法为依据,国会为基础,司法独立为根本”构筑成其理想中的“法治大厦”。梁启超指出,要实行法治,首先必须制定一部完善的宪法以为法治前提,否则法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梁启超认为,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梁启超不仅是司法独立思想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司法独立原则的积极实践者。他认为,司法独立是立宪国的第一条件。因此,他不仅对内进行改良,改革封建司法体制,严格培养法律人才,普及法制观念,争取司法独立于立法、行政之外,而且对外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各国领事在我国领土内的裁判权,争取我国在国际上的司法独立。总而言之,司法独立是梁启超进行司法改革所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据范忠信《认识法学家梁启超》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法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子和梁启超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   )

A . 道家 B . 墨家 C . 儒家 D . 法家
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即先引《春秋》,然后说:“《春秋》之义,立予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予,宜承火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

A . 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 B . 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 C . 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 D . 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工具
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    )

A . 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 B . 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 C . 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 D . 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懦术”后,政府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重并不太高,直到东汉时期这一比例仍旧不到不仅如此,两汉时期抱怨儒生过于迂腐,难以胜任公务的言论却不绝于耳。这些现象反映出(    )
A . 汉代中央没有真正掌握选官权 B . 儒生参政被谨慎对待 C . 懦家崇尚空谈,不被社会尊重 D . 独尊儒术遭遇极大阻力
隋文帝强调“儒学之道”为治国根本的同时,也认为:“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这些主张(    )
A .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 . 导致佛道在隋朝取得统治地位 C . 体现了三教调和之风 D . 体现出儒佛道三教的趋同
钱穆说“又所谓情墨道法诸家之分派,严格言之,此亦惟在先秦,略可有之耳。至于秦汉以下,此诸家思想,亦复相互融通,又成为浑沦之一新体,不再有严格之家派可分。“诸家思想的这变化(    )
A . 说明了诸家思想的区别消失 B . 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差异导致的 C . 说明先秦诸家思想完全对抗 D . 反映了思想自由自此完全消失
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    )
A . 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 B . 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 C . 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 D . 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
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
A . 反对君主专制 B . 提倡公平法治 C . 以天下为己任 D . 反对宋明理学
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这一思想(    )
A . 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 . 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C .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 . 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子产(?—公元前522年),郑国贵族,曾长期执掌郑国国政。子产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子产折中礼、法,主张治民“宽”、“猛”结合,“宽”即强调道德教化和怀柔,“猛”即严刑峻法。子产曾经做出多项改革:“作封恤”,把井田中原来的“换土易居”制度变为“自爱共处”,使农民所耕种的土地由定期分配到永久占有;在田税方面,对私田“履亩而税”。“作丘赋”,改革传统征兵制度,扩大了车兵、徒卒等兵役的征收,又开始了车马兵甲等军费的征收。“铸刑书”,把刑法公诸于众,改变了过去贵族不公开刑法的做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由于子产治国有道,郑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兴旺局面。子产去世时,“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

——摘编自李学勤《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子产执政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子产的思想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