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知识点题库

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

A .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 . 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 . 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 .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A . 抨击愚昧 B . 倡导平等 C . 讽刺贪淫 D . 推崇人性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 社会契约论 B . 人民主权说 C . 自由平等说 D . 三权分立学说
智者学派具有高度的自信,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  )
A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 B . 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C . 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神和命运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 .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本质意图是:(  )

A . 启蒙思想家主张欧洲应当建立古代中国的礼法体制 B . 中国儒学是西欧启蒙思想的的源头 C . 启蒙思想家试图从儒学里找到理性王国的依据 D . 中国儒学里包含里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A . B . C . D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都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挠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

    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 (1) 根据材料一概况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

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的百余年,以英国为发源地、以法国为中心,启蒙运动的思潮狂飙了西方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启蒙运动是自我命名的。牛顿在力学和光学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不仅成了启蒙运动的一个主要思想源泉,而且也提供了启蒙运动的一个主要隐喻:光明。……(18世纪80年代)康德在一篇著名的短文中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最著名的定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状态。”“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译者序

材料二:(启蒙哲学)以破坏的方式对待了本身已经破坏了的东西……他们攻击的是什么国家!是大臣和他们的宠姬仆妇的最盲目的统治,于是就有一大群小霸王和游手好闲之辈把掠夺国家的进项和人民的血汗看成一项神圣的权利。……我们看到个人在法律上、政治上毫无权利,在良心上、思想上也同样地毫无权利。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哲人们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的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把批判功能与生产(建设)功能结合起来,并且使两者直接地互相转化”。

——【美】彼得·盖伊《我为什么写<启蒙时代>》

请回答:

  1. (1) 据材料,概括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思想的主要源泉。

  2. (2)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1912年,孙中山曾咨文参议院,以宋教仁所拟的《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作为立法依据,被参议院拒绝。理由是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参议院的做法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
A . 康德 B . 伏尔泰 C . 孟德斯鸠 D . 卢梭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 (1) 【展览一: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这两种思想产生的历史作用有何不同?

  2. (2)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

    主要思想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3. (3) 【展览三:中外名画欣赏】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两幅名画,写出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
A . 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 B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 . 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D . 每个人必须虔诚的信仰上帝
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

论点

论据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

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

A . 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 . 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 C . 甲的论点错误 D . 乙的论点错误
法制建设和法治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49年,克伦威尔等下议员之所以选择公开审判查理一世的程序,不仅仅是为了遵守普通法传统、防止未来的暴政,更是为了让全世界见证他们进行的是正义的事业。

审判查理一世的庭审节录:

国王查理一世:“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这是古老的、合法的世袭权力,我绝不会违背这项托付的。我也不会对新的非法权威作出回应,这违背了上帝对我的托付:所以你要先告诉我你们的权力来源,否则我无可奉告。”法官布拉德肖:“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因为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当然,先生,这一约束是相互的,你是他们忠实的君主,他们是你忠实的国民”。

——摘编自杰弗里·罗伯逊《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

材料三: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引自1748年首次出版的法国某启蒙思想家代表著作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二铜表法》“保守”的主要表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使罗马人制定《万国法》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查理一世和布拉德肖的观念冲突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审判查理一世的背景,并指出上述审判对其后世法律发展产生的影响。
  3. (3) 写出材料三的作者和出处(著作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评价材料三所反映的主要学说。
一位西方思想家否认神的属性是不朽的,在他看来,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这一认识反映了这位西方思想家(    )
A . 觉醒自我价值 B . 强调绝对权威 C . 批判宗教迷信 D . 尊崇理性主义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
A .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 .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C .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D .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
意大利思想家弗吉里奥(1349—1420)在其著作《论绅士的风度与自由研究》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即博雅教育,它包括德育、体育、智育和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他认为体育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体育就是要对身体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服从理性。弗吉里奥的教育观(   )
A . 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B . 受到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C . 摆脱了神学教育思想的束缚 D . 成为全面教育思想的源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16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矛盾的历史现象: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兴起,另一方面是传统主义文化的强化。传统主义文化给资本主义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传统 主义文化的勃兴首先表现在宗教节日增多。“黑死病”之后,随着人口和资源关系的改善,人们把多余的时间用于娱乐和消遣,同时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助长了迷信和宗教情绪。传统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吃喝之风日烈。因此,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力图返本开新,重振原始基督教的纯净道德和风习。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并不完全是出于神学和道德方面的考虑,它也包含着经济方面的动机。经济因素在新兴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中以及世俗的、带有重商主义倾向的思想家的著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材料二: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6世纪早年至1570年左右集中在宗教节日及庆典活动上。但是,传统的生活习性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1570年以后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更为直接地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禁止赌博,反对酗酒,打击明娼暗妓,严肃性道德等。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改造,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以上材料均摘自向荣《移风易俗与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移风易俗”运动兴起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英国“移风易俗”运动的特点。
1778年马萨诸塞的《埃塞克斯决议》论及政治自由称:政治自由乃是国家的每一个人所拥有的做任何他所同意的法律未禁止的事情的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人要政治自由但也需要自律 B . 保障自由是人民结成政府的根本目的 C . 制定法律必须保障政治自由 D . 人民对立法的参与是自由的根本保证
古希腊神话里,神主要是住在两个地方,要么是在奥林匹斯山上,要么是在神殿里。可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却认为万物都充满了神明,他甚至在自己家里的厨房门口上写下“请进,神明也在里面”,从而把神明请下了神坛。这反映出泰勒斯(    )
A . 宗教意识淡薄 B . 思想具有理性特点 C . 注重物质生活 D . 反对智者学派
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
A . 普罗塔戈拉 B . 泰勒斯 C . 苏格拉底 D . 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