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知识点题库

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 . 专制王权强化 B . 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 . 国王权力旁落 D . 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 . 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 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C . 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D . 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

A . 柏拉图 B . 普罗泰格拉 C . 亚里士多德 D . 苏格拉底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洛克认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们的委托,“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为防止权力集中而导致专制,必须对权力间的关系进行限制,国家的权力必须分立。

——摘编自石荔菠《洛克宪政思想的哲学分析》

  1. (1) 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宪政思想。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宪政思想对英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18世纪的法国社会崇思鄙行,揭示事物原理的“自由艺术”广受尊崇,将原理付诸实用的“机械艺术”则隐晦无闻。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描述农业耕作、运河御水、造纸印刷、丝绸织造等各门技艺的精美图版有600幅。狄德罗在此体现出的思想是(    )

A . 社会契约 B . 民主共和 C . 宽容博爱 D . 理性平等
哲学体系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哲学宗旨体现了什么精神?
  2. (2) 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为“改良社会和人性”提出了哪些主张?
“我不想变成神仙,或者长生不老,我自己是普通人,我只要求普通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 . 反对人们的私欲膨胀泛滥 B . 反对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C .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D . 追求消极的人生
“它击碎了一个权威,却又树立了另一个权威。它用知识的力量反抗了迷信,但是却陷入了对知识的重新迷信之中。”这段话最适合评价(    )
A . 智者学派 B . 文艺复兴 C . 宗教改革 D . 启蒙运动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与暴君前一天任意处置臣民生命财产一样合法。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材料表明卢梭(    )
A . 认为革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B . 主张主权在民、废除私有制 C . 提出社会契约论,宣传自由 D . 反对暴君,主张开明君主制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他们把封建贵族看作是必须割除的社会毒瘤,提倡人民主权,抨击‘朕即国家’,向往理性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这说明(    )
A . 从君权神授走向了民权神授 B . 否定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 C . 按卢梭的理想实行直接民主 D . 推动革命迅速走向高潮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说:“爱情的力量大于一切。它非但能摧毁友谊,而且能打破神圣的伦理法则。”这反映的思潮是(   )
A . 基督教禁欲思想 B . 人文主义 C . 浪漫主义 D . 启蒙运动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恩格斯语)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    )
A . 但丁 B . 彼特拉克 C . 薄伽丘 D . 莎士比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颠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宋代)文化和科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可称之为成熟时期°深奥的散文代替了抒情诗,哲学的探讨和科学的描述代替了宗教信仰。在技术史上,宋代把唐代所设想的许多东西都变成了现实。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史》

上一个中国世纪是11世纪。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它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到工业企业的兴起和管理良好的农业”从普遍的教育和行政管理试验的传统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

——摘编自德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158年,意大利政府成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大学﹣﹣波仑亚大学,1300年至1601年,又相继设立帕多瓦、都灵、佛罗伦萨、摩西那等二十多所学科完备系统的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上主要有人文学科(文、史、哲等)、职业学科(法学、医学、神学)。自然学科(数学、天文星象、物理、化学、动植物学等人艺术体育也进入大学课程设置。这些大学成为各类学者、人才学习和交流科学技术的专门学术机构。人本主义、理性思维的复兴和近代大学机构的建立,适应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需要。在此基础之上,意大利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代表人物是反对把地球看成是宇宙中心的哥白尼(波兰籍,长期旅居意大利)、布鲁诺和开创实验科学的伽利略。世界近代科技的第一个中心在意大利彩成。

——摘编自王云清《试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11世纪被称为“世界超级大国”的说法。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与意大利科技发展的异同点,并分析意大利成为“世界近代科技的第一个中心”的理由。
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   )
A .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 简化宗教仪式 C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 信仰即可得救
伏尔泰说:“中国的皇帝、蒙古的大汗、土耳其的苏丹都不能对地位最低微的人说‘我禁止你消化、上厕所和思维’。”伏尔泰意在强调(   )
A . 君主专制破坏平等关系 B . 平等是天赋的自然权利 C .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D . 法律面前人人都应平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由此可见(   )
A . 启蒙运动强调对社会权利的追求 B . 天赋人权的思想由来已久 C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开始出现 D . 自由是要求摆脱“神学”的束缚
“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   )
A . 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B . 主张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 . 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 D . 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
18世纪的欧洲,在启蒙运动影响下,一些国家推行“启蒙专制”(又称开明专制),在否定君权神授、推行重商主义的同时,实行了一些保留君权、实行分权和代议的新制度。这些制度 (   )
A . 本质目的是扩充实力 B . 与英国政体大同小异 C . 实践了启蒙思想学说 D . 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费奇诺认为,灵魂作为宇宙中介的首要功能即连接功能,宇宙符号从灵魂那里穿过,再折射到其他事物之上,灵魂尽管与人有所区别,但灵魂与“爱”必须通过作为“中项”的人才能发挥作用。这一思想(   )
A . 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 B . 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C . 冲破了神创人的谎言 D . 肯定了宗教的价值
“对象的认识的真假,决定于认识的主体。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状况作出的判断,而主体在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是自身的标准。”下列人物的主张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 
A . 普罗泰格拉 B . 苏格拉底 C . 柏拉图 D . 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