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知识点题库

17—18世纪的欧洲人相信,人类可以征服自然,也可以推动人类自身不断前进。产生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A . 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B . 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C . 启蒙思想的推动 D .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 . 伽利略 B . 达尔文 C . 牛顿 D . 爱因斯坦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 . 伽利略  B . 牛顿 C . 爱因斯坦  D . 普朗克
2011年9月2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发现一些中微子运行速度比光速还快,若这一结果再次被证实,将引起巨大影响,你认为这将产生什么影响呢?①现代物理学的大厦有可能被倾覆②将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存在的看法③极大地挑战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④可能使物理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伽利略被认为是真正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A . 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 . 推翻了天主教会旧的宇宙观 C . 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D . 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

A . 牛顿 B . 达尔文 C . 爱因斯坦 D . 普朗克
本特利在《新全球史》评论道: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的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该科学家(    )

A . 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 . 发现热辐射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C . 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D . 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政全书》共60卷,约70余万字,分成12目: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各种田制图);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泰西水法》);农器;树艺(名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

——摘编自麦群忠等《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

材料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书共五部分:首先是“定义”,这一部分给出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力等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公理或运动的定律”,包括著名的运动三定律。接下来的内容分为三卷。前两卷的标题一样,都是“论物体的运动”。第一卷研究在无阻力的自由空间中物体的运动,许多命题涉及已知力解定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轨道、速度、运动时间等),以及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受的力。第二卷研究在阻力给定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流体力学以及波动理论。压卷之作的第三卷标题是“论宇宙的系统”。

——摘编自百度百科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著作问世的历史背景。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说明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 . 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 . 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 . 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 .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法国启蒙运动主将、百科全书派领袖狄德罗说:“若无英国人,理性和哲学在法国可能还处在最可鄙的蒙童状态。”据此推断,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 狄德罗忽视了法国人对理性的创造性 B . 英国启蒙思想直接导致法国启蒙运动 C . 牛顿力学体系为法国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D . 英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
历史学家菲利普评价某一科学理论:“时间在宇宙中并非一成不变……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文中的科学理论(    )

A . 正确解释了潮汐的成因 B . 全盘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C . 首次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D . 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
A .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B .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 .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D .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
A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 . 普朗克的量子论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都是当前研究世界历史的主要方法 B . 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文明史观科学合理 C . 研究西方史学必须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理论 D . 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燕尾服,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伽利略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 B . 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 . 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 D . 伽利略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 . 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 . 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 .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 .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登刊标题为“科学革命”的文章,讲述了“宇宙新理论”与“牛顿观念的破产等”内容。该报所指的“科学革命”是(    )
A . 相对论 B . 地心说 C . 日心说 D . 进化论
普朗克曾回忆说:“当时,我已经为辐射和物质的问题奋斗了6年,但无所获,但我知道这个问题对于整个物理学来说至关重要,我也已经找到了确定能量分布的那个公式,所以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我必须找到它在理论上的解释。”最终普朗克的“解释” (    )
A . 使人类认识深到微观世界 B . 完善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 . 成功建立了量子力学体系 D . 改变了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95年爱因斯坦进入瑞士阿劳州立中学读书。在这里爱因斯坦便开始思索空间时间问题,并写出论文《关于磁场的以太状态的研究》,为他后来的伟大的理论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在爱因斯坦的眼中,和平是永恒的主题。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不遗余力地反对希特勒,极力呼吁为和平而战,甚至联名致信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二战”后他曾说:“如果我知道德国不会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那我绝对不会介入所有这些事情”。在去世之前的几个月,他承认:“我想,在那封信上签名是我一生所犯的一个错误。”从严格的道德意义上衡量,爱因斯坦的自责远远多于历史对他的指责。假知有一种标明“世界公民”的护照,那么爱因斯坦一定是持有它的第一个人。

——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思考时空有关的“伟大的理论”的名称,分析这一理论的影响。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与战争关系的态度,概括爱因斯坦的优秀品质。
某理论认为,不同的观察者可以赋予某一地点不同位置,无论怎样,我们都无法观测到某个地点具有绝对的位置。相反,我们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排列来确定它们的位置的,并且关键在于,那些相对位置是客观的。这一理论(   )
A .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B .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 . 改变人们对时空属性的看法 D . 拓展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