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知识点题库

牛顿在临终时留下的遗言中说:“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可我自己认为,我好像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的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材料中牛顿拾到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是指(  )
①惯性定律 ②加速度定律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④万有引力定律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话意指(  )

A . 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 . 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 C . 爱因斯坦的理论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关 D . 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得道升天,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如此情境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

A . 相对论 B . 量子论 C . 转基因理论 D . 进化论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

A . 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 . 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 . 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 . 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

A .   进化论 B . 万有引力定律 C . 量子论 D . 相对论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以来一些国家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他们思想解放,创新多……当一个国家的重大科技发现超过了同期世界科技发现总数的25%时,可以把这个国家叫做“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而这个国家保持“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时间叫“科学兴隆期”……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发生了五次转移。首先是意大利,接下来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再到后来,大约在20世纪的时候,转移到美国,美国一直保持到现在。

——摘编自汤浅光一(日本)《科学文化史年表》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下表列出了19,20世纪之交,物理学上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发现,这些发现(    )

年代

人物

贡献

年代

人物

贡献

1895

伦琴

发现X射线

1900

维拉德

GAMMA射线

1897

汤姆

发现电子

1901

考夫曼

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增加

1898

居里夫妇

钋和镭

1902

勒那德

光电效应基本规律

A . 弥补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B . 宣告了量子论这一现代物理理论的诞生 C . 从根本上动摇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 D . 促使人们冲破原有物理学理论的框架
牛顿特别强调,作为自然哲学中数学演绎的起点,应当是观测到的效果和力学运动的那些规律。近代物理学比其他任何自然科学发展得更成熟和更快,这是个重要原因。这反映出(    )

A . 牛顿开创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B . 实验与计算结合有助于近代科学研究 C . 物理学的发展是以数学研究为前提的 D . 科学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
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 . 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 B . 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的竞争 C . 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 D . 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
阅读材料:

材料一:1939年8月2日,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应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1941年12月6日,美国花费巨资,集中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启动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并在1945年7月15日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瞬间夺去了21万人的生命。核轰炸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材料二:对于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国际上一直是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从战争本身角度出发,认同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另外一种则是从道义角度出发,否定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请回答:

  1. (1) 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提议研制原子弹的本意是什么?他又为什么感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2. (2) 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评价“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艾赛亚·伯林曾指出:“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他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  )
A . 经典力学直接导致了启蒙运动 B . 牛顿思想全面影响法国社会 C . 启蒙运动有利于经典力学发展 D . 科技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如图: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对图进行探讨。(说明:对图中几个要素间形成的关系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其建立的标志是(    )
A .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 .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D . 达尔文《物种起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希腊社会,……这个时期有科学研究活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些科学研究活动及其发现是没有固定的社会角色(即专职的科学家)的情况下进行和取得的,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是由当时的“哲学家”和“技术人员”(包括医生)兼职的。例如,……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古典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但是他公开的的社会身份是哲学家,研究科学是兼职的。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二: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三: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斯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简要分析古希腊社会科学研究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确立的“新规范”及其确立的标志,并简要分析新规范“远远超出物理学范围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真正的科学革命”中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突出成就,并简要说明它与前一次科学革命成就之间的关系。
法国学者拉布鲁斯指出:“载入科学技术史册的,不仅有创造与发现的智力和个人因素,而且还有传播这种创造和发现的社会现象。”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并不象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基督教传统的衰落是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科学发展,其次是新科学事实的发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社会革命的冲击下,宗教内部从信仰到行动都发生了一场大革命。……一旦教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也会和世人一样,对阻碍科学发展的障碍进行批评或反对……

——李思孟,宋子良《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十七世纪的科学工作十分成功,但其成就的性质殊出意外。……人们开始把牛顿的方法十分不恰当地应用于整个自然科学中去,甚至应用到神学和伦理学中去。认为人类单凭理性和计算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十八世纪哲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它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科学思想的范围。……十八世纪变成了一个理性的世纪,虔诚而保守的牛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先驱。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资料”指的是什么?“科学革命”为什么能够在文艺复兴时代发生?
  2.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14-18世纪世界史相关史实,围绕近代思想文化运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17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领域的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这位科学家(   )
A .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 . 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 C . 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D . 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上述认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 .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 .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 . 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 D .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诗人亚历山大·波普赞颂道:“自然界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19 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物理学的主要框架已经一劳永逸地构成了,以后需要做的就是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再推进一位。这反映出(  )
A . 牛顿力学体系已经解决了包括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一切问题 B . 牛顿力学体系被奉为物理学的圣经,作为权威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C . 经典物理学到 19 世纪末已经发展得比较完整,研究宏观和超高速物理学的各部门已出现 D . 牛顿力学体系还没有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科学的发展不是凭空进行的,必须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起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自然科学之树,在旷达一千年的凋敝之后,何以在15世纪下半叶开始重新发嫩,随即结出划时代的丰硕之果?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这被看作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17世纪上半叶,伽利略建立起他的运动理论,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哈维创立血液循环理论,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等等。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梅森说:“科学革命,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兴起,即科学的方法(指实验方法),第二是一种理智上的变化,即产生的一种对世界的新看法。”

——摘编自郑家鸿《人文主义运动与近代自然科学》等

材料反映了部分学者对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的第100年牛顿出生,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全新的文明”。所谓“全新的文明”可以指 (    )
A . 农业文明 B . 工业文明 C . 知识经济 D . 信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