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点题库

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

A . 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B . 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C . 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D . 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其实质意义是

A . 反清复明 B . 反满兴汉 C . 反对民族压迫 D . 反对封建统治
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 . 是孙中山提倡的 B . 有了共同的阶段斗争目标 C . 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 D . 明确了反帝要求
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抗日斗争。观察木版画《豆选》,画中的场景描绘了(  )

A . 国统区普通民众的政治生活 B . 沦陷区人民的悲惨处境 C . 根据地人民生活环境的困苦 D . 边区人民基层选举景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4月)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 . 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B . 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 . 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 . 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

A . 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 . 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 .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 . 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中认为,“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值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    )

A . 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B . 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C . 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 . 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之所以被称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因为其(    )

A . 由资产阶级领导 B . 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C . 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 D .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很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初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战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他们已经脱离了分封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有义务对社会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汉学、宋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法国波旁王朝视庶民如草芥,一些启蒙思想家“各奋于学问,各发为议论,以天斌之才为贵,不以人授之爵为贵,申下界之困顿,烛世间之情理”,于是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高毅、徐前进《中国语境中的欧洲启蒙运动》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变化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士人阶层的多领域探索。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社会影响。

  4. (4) 综上,谈谈你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1912年6月,康有为尊孔子为通天教主,宣扬“欲治人心,定风俗,必宜遍立孔教会”。10月,孔教会获北洋政府批准成立。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 . 文化领城存在复古倾向 B . 北洋政府认可维新思想 C . 儒学复兴成为主流思潮 D . 康有为的思想有局限性
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才标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有孝友传、忠义传、列女传、卓行传、死节传等等,其中记录的忠孝类、操守气节类的人才连篇累牍……几乎每一部正史都有比如《儒林传》、《文苑传》或《艺术传》、《文学传》、《道学传》等篇章,而且比重越来越大。初步统计结果表明。从《汉书》到《宋史》,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粗略统计,《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而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则是寥若晨星……有些入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蔡伦乃是作为宦官而被列入《宦者列传》。

——《中国古代人才观是如何演变的?》

材料二: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付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张之洞等在清末“新政”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折》

材料三: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成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材料四:这次全国院系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与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经过这次调整,到1957年,高等院校共有323种专业,其中工科183种,占56.7%。而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1947年文、法、商科在校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占47.6%,1952年降到22.5%,1957年又降到9.6%。

——摘自栾曦栾学钢《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苏化”及其利弊分析》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封建统治者的人才价值取向主要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教育理念及产生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南京临时政府的办学宗旨以及在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

  4. (4) 指出材料四我国调整高等教育的背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当今教育的改革发展有哪些启示。

孙中山1895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兴中会誓词,1903年把“创立民国”作为中华革命军团体誓词,1905年将其思想体系概括为三民主义,后来又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这表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  )
A . 旨在彻底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 . 追求建立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 C . 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D . 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
材料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

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

官费

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

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

官费自费各半

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

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民初

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

庚子赔款赴美,

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

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

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

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方位,欧美发达

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李彦宏、张朝阳等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某一阶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予以历史解读。(要求:解读清晰,史实准确,与所概括的特点之间形成严密合理的逻辑关系。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 . 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 . 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 . 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 . 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 . 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B . 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 . 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 . 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三: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孟子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
  2. (2) 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实现“办法不同”的主要原因。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4. (4) 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
1904年,钱穆进新式小学——无锡荡口镇的国语学校,受到的一大观念冲击就是老师钱伯圭告诉他:《三国演义》等书可勿再读,因为此书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说明当时(    )
A . 传统大一统观念已经瓦解 B .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 . 推翻清王朝成为社会共识 D .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中国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师夷长技    ②维新变法   ③文学革命   ④创立民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④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