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知识点题库

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A . 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 . 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 . 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 . 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 . 利用义和团 B . 颁布《定国是诏》 C . 预备立宪 D . 南北和谈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 . 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 B . 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C . 维护共和政体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
下图是辛亥革命后期张聿光作的漫画《袁世凯骑木马》,画中袁世凯着清朝官服骑着木马,其寓意主要是(   )


A . 袁世凯无法领导中国前进 B . 痛骂袁世凯卖国求荣 C . 讽刺军阀政客和揭露侵略者野心 D . 袁世凯篡权阴谋以及民众的反袁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 “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略序》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
  2. (2) 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3. (3) 结合材料三说明,“斯役”“武昌革命”是材料一、二中的三种革命中的哪两种?孙中山为什么说“斯役”真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呢?其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副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 . 护国运动 B . 武昌起义 C . 五四运动 D . 二次革命
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甲、乙、丙三位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 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

袁世凯天坛祭天

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 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
  2. (2) 就丙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
  3. (3) 三人就讨论的问题准备写一篇论文。请你给他们拟定一个题目,并谈一谈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于国体挟一爱憎之见,而以人为的造成事实,以求与其爱憎相应,则祸害之中于国家,将无已时……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材料二  国人职责,唯在讨袁。

——蔡锷《誓告国人文》

材料三  袁氏未去,当与国人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

——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他种国体”指的是什么?梁启超对此有何看法?

  2. (2) 孙中山与梁启超、蔡锷在对待袁世凯及其复辟帝制的态度和认识上有何异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胡J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

——《国民党宣言》

  1. (1) “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探索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上有哪些派别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探索活动对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巩固共和”与“专制”进行了哪些较量?这种反复较量说明了什么?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

A . 学习科学技术 B . 仿行西方制度 C . 倡导实业救国 D . 创办新式教育
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戈登曾说:“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进步的思想。”李鸿章“进步的思想”是指(  )

A . 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 B . 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 C . 最完备地论述了“中体西用” D . 主张大力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梁启超说:“贵族政治者,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专制之悍敌也。……贵族之对于平民,固少数也;其对于君主,则多数也。故贵族能裁抑君主,而要求得相当之权利,于是国宪之根本即以粗立。”这表明在梁启超看来(     )
A . 贵族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 . 贵族政治必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C . 贵族政治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D . 贵族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A . 民族主义思想 B . 民权主义思想 C . 民生主义思想 D . 实业救国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梁启超年谱长编》

材料二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 弃其身。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梁启超《爱国论》

材料三 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 ;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 (1) 材料一 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
  2. (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梁启超思想的核心。
  3.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及其影响。
905年,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官方集会上,主席台横额上有“立宪万岁”四个大字。这一年,清政府采取的所谓“立宪”措施是(  )

A . 派大臣出国考察西方宪政 B .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C . 下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D . 设立“责任内阁”
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的标志是(  )
A . 《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 . 《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 D . 三民主义的提出
“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
A . 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 B . 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 C . 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 D . 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
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
A . 孙中山 B . 蔡锷 C . 宋教仁 D . 黄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邹容(1885年—l905年),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原名桂文,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1903年春回到上海,回国后加入蔡元培、章太炎等人主持的爱国学社,积极参加拒俄运动,后成为同盟会会员,清末革命烈士。

材料二:邹容所著《革命军》l903年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邹容主张:  “驱逐住居中国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抹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做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建立中国政府,为全国办事之总机关;定名中华共和国;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第二章《革命之原因》中详细论述了“革命必先排满”的道理,指出当时的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奴隶,而汉人则是奴隶的奴隶。因此,他大声疾呼革命,认为革命是天演之公理,世界之公理,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号召人们以华盛顿为榜样,高举卢梭等人宣传的自由、民主旗帜,彻底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中华共和国”。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撰写《革命军》一书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革命军》的主要思想内容并对邹容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