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知识点题库

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

A . 都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结果 B . 都是帝国主义宰割殖民地的结果 C . 都是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D . 都扶持建立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
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属于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劳合·乔治讲这段话的意图是(    )
A . 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欧洲事务 B . 否定美国有关民族自决的提议 C . 联合美国提防德国的再度崛起 D . 不要过分削弱德国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说:“凡尔赛条约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这是因为(     )
A . 它建立在相对平等的经济军事制裁的基础上 B . 它建立在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 C . 它建立在对战败国割地、赔款、分赃的基础上 D . 它建立在对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的基础上
下列关于山东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山东问题是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 B . 山东问题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的 C . 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D .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是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在中国近代史上,山东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1898年德国强租了胶州湾,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

请回答:

  1.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3. (3) 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能够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维持世界和平的手段主要有                              (  )。

①会员国应裁减军备 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③制裁战争发动国家 ④实行委任统治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基辛格曾评价某一国际会议说:“最后所得到的成果,是美国的乌托邦理想与欧洲的恐慌症妥协下不堪一击的产物——有太多的妥协使美国的美梦难以成真,又有太多的权宜之计难以平息欧洲的恐惧。”这一“产物”是指(  )

A . 国际联盟 B .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 联合国 D . 关贸总协定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西方衰落”的开始,刺激了西半球和远东的世界权力中心的成长。这里的“世界权力中心”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

A . 美国和中国 B . 苏俄和日本 C . 美国和日本 D . 苏俄和中国
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的实质是(  )
A .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继续 B . 金元外交政策的推行 C . 帝国主义争夺霸权 D . 独立侵华政策的开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

A . 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 . 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 . 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 . 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远景规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是一种非常不完美的产物,因为这种和平并不着眼于未来,而且不是出于人道精神而是出于对纯粹物质利益的理性考虑而产生。

——茨威格《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众对威尔逊如此狂热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的“和平”为什么是“不完全的和平”。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对于法国的这一要求,《凡尔赛和约》处理该地区的方式是(    )

A . 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B . 由协约国占领15年 C . 通过独立的奥地利 D . 规定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
《凡尔赛和约》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主要是指(    )

A . 美国利益未得到满足,反对该条约 B . 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滋长 C . 该条约损害中国权益,中国代表团拒约 D . 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受到削弱
以下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    )
A . 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 B .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C . 惩治法西斯战犯 D . 确立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国际联盟的出现不仅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更表达了人类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与向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重要发展,是各国维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继续实践。它在推进国际社会有序化,促进国际合作,伸张中小国家正当诉求,以及促进人权与社会福利、改善劳工劳动条件和待遇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都是人类社会取得的文明进步,对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愿望”。但是,国际联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并没有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实际变成了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新秩序”,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彻底破产,国际联盟也名存实亡。1946年4月19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布解散。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 (1) 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建立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并没有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的表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其实从他(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和平原则开始,就没有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其理想主义的实施事实上就不具备一个较牢固的政治环境。首先,他希望通过十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警察的威望,而事实上该原则的提出是英法两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的。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其次,威尔逊在十和平原则中第大唱“公开外交”,本来就令英法大为恼怒。再次,战后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美国希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世界纳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国际联盟体制,而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希望巩固其殖民帝国。最后,威尔逊在国内犯了两个严重错误一是他发出呼吁求全国在中期国会议员选举中选出一个民主党国会来,用来表示对他的对外政策的坚决支持:二是在讨论和平条件时,把参议院和共和党撇在一边,在任命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代表团人选时,没有征求参议院和共和党的意见。事实上,其“理想主义”在美国国内也没有赢得真正的呼声,正因为如此,之后也成为威尔逊在山东问题上让步的导火索,因为他的政策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甚至面对其国内斗争还形成了一个反威尔逊的联盟。

——摘自冯辉《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本质及其失败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失败中得到的认识。
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指(    )
A . 美与英法在分赃问题上矛盾尖锐 B . 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给英、法、美施压 C . 德国强烈抗议英、法、美的制裁措施 D . 意大利懊恼之余退出了巴黎和会
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最担心安全问题的国家之一,它四处寻找盟友,在与英美缔结防御条约的努力失败之后,转向与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结盟。法国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 . 建立欧洲霸权 B . 对付苏联 C . 防御德国 D . 与英国争夺中欧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下列评述中正确的是(   )
A . 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惩罚的产物 B . 解决了战胜国之间原有的矛盾 C . 根除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 D . 缓解了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冲突
材料一:……民二年(1913年)以来,梁公士诒虽非身当外交之冲,然实隐持外交大计。欧洲大战忽起,各国因地理与利害之关系,纷纷加入,或合纵、或连横。当民四年,各国驻华公使力劝我国最高当局参加世界大战,并以利害相诱抉。斯时情势混沌,孰得孰失,何去何从,极难分辨。且事关中华民族之兴衰,未易于孤注一掷,以贻民族无涯之戚。设中国永不参加,则战胜国所得胜利品,势不分予中国;设中国明予参加,则无船无械无饷,终至参而不战,必受各国责难。于是梁公决定明守中立,暗事参加……

--------白焦《世界大战中之华工》引梁汝成语

材料二:“一战”期间,十四万华工在中国政府和协约国政府的安排下,背井离乡,驰援欧洲战场。在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抵达欧洲后,华工立即被送往战况最为紧急的法、比前线,交由英法军队支配,另有约一万名法招华工被美军借用,并有少数华工被送到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半岛。在工作安排上,法招华工多被安排到后方军工企业或与国防有关的民营企业。但中国参战后,华工也经常被派往前线;而英招华工则几乎被全部投放到前线。

……但凡战争所需,(华工)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为。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无休止的苦工、恶劣的生活供应、疾病工伤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刻威胁和剥夺着这些中国青壮的生命。……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华工一般都是多才多艺而且适应性强大”。在对所有外国劳工进行正式评估之后,英国陆军部队认为“华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大多数劳工都能熟练地工作或者说能很快掌握工作技能,而且他们一直都在铁路、兵工厂和坦克车间高效率地工作”。

------摘编自张建国、张军勇《“一战”华工的足迹》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梁士诒在“参战”问题上主张中国“明守中立,暗事参加”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参战的有关史实。战后中国并未享受到战胜国的待遇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