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知识点题库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 . 不结盟运动兴起 B . 中苏的盟友关系 C . 发展中国家支持 D .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 .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中美关系的改善 D . 改革开放,逐步融入世界
1970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主义阵营坚决支持中国 B . 西欧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C . 美国丧失了世界霸权地位 D . 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
下列关于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表述不确切的是

A . 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一中一台”的阴谋 B . 打破了超级大国把持和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C . 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D .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新成员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943年罗斯福说:“对于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地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作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二: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

材料三:值中美正式建交30周年到来之际,美国前总统卡特公布了自己的日记。1978年8月23日的日记里,卡特记录了如下片段:“目前存在的唯一障碍是如何在与中国和台湾的关系上取得平衡,既要与中国建交,又遵守我们对台湾人民的承诺。”

材料四:双方认为,21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需求增强。中美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的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                          

----2009年11月17日《中美联合声明》

  1. (1) 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 (2) 在材料二中提到的“过去的时间”里美国对华采取了哪些政策?推行这些政策的根源是什么?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时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4. (4) 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中美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原因。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他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    )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它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团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曾发表演说:“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远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独自孕育幻想、坚持仇恨和威胁邻邦。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下生活。”

-----《美国总统眼中的中国》

  1. (1)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在当时有何作用?

  2. (2) 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那种挑战”指(  )

A .   不结盟运动的萌动 B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 .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 . 美苏冷战的正式结束
下图被称作是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其中“握手”的原因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2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

③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⑤中国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尼克松总统、尼克松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这说明(   )

A . 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对中美两国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 B .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C . 美国继续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D . 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二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经历了由美苏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期间,美苏尽管急剧和激烈对抗,但在多次对抗如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均未发生人们所担心的直接的、正面的热战。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将争夺焦点转向第三世界,不再触及对方的势力范围,采取的方式也未曾再达到如上述三次危机中那样的激烈和正面直接交锋。从而,使世界在40多年中艰难地维持了持久和平

——孙丰怡《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大国交往中的审慎原则》

材料二: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三: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在经济领域的深入发展,欧盟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日益举足轻重

——《欧盟外交:努力用一个声音说话》

材料四: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20世纪世界史》

  1. (1) 据材料一,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多次发生严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危机有什么影响?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反映出欧洲联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4. (4) 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结合材料三,四,分析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帕维尔·希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
A . 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 . 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C . 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D . 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72——1989年中美关系研究历史简表。

利益国家和评估

核心利益一

核心利益二

核心利益三

总体核心利益

美国

国家安全

经济繁荣

价值观优越性

全球地位

中国

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

政治利益


评估

一致:苏联的战略扩张对中美构成最大安全威胁

一致:中国对美国开放使双方互利共赢

意识形态兼容、领土主权(即台湾问题)部分存在分歧

中美战略合作与美国维护全球地位具有兼容性

——据《利益、认知、互动:中美关系演进的动因探析》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紧扣材料,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从1973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 . “二五计划”期间中国大力引进外资搞工业化(    ) B . 文革时期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 C . 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 . 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20世纪60年代前,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
A . 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原则 B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参加两次国际会议,步入世界舞台 D . 中美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    )
A . 参加日内瓦会议 B . 出席万隆会议 C .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 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四三方案”,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
A . 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 . 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 . 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 . 中国现代工业化体系初步建成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有重大影响。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

材料三: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总统的主要观点。为此美国在欧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为消除这些“伤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从护照上的文字的变迁,对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  )
A . 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B . 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C . 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 D . 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