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知识点题库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 . 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 C . 中美处于敌对和仇视状态 D . 美中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B . 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C . 共同点主要指双方的共同利益 D . 新的开始指中美两国全面合作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A . 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 . 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C . 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的是

A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 推动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右图摘自2008年2月《体育周报》,标题为《37年后再握手》,图中外国人名为蒂姆·甘,时任美国乒协副主席兼美国队队长。下列关于“37年前的那次握手”表述正确的是
  

A . 意图是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B . 为中美两国解决台湾问题打开了大门 C .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首次正式接触 D . 打破了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2012年2月,习.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 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 . 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C . 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 . 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尼克松访华,《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象。”该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A . 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 B . 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 . 遏止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 . 发展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西方的社会发展并没有在1945年崩溃,这是因为西方的核心世界如今已经很强大了,即使是最大的战争也不能将其全部毁灭。苏联已经重建了工业,这是德国所不及的,苏联的炸弹差点在美国国土爆炸。与此相反的是,日本对中国开战所造成的破坏及美国对日本的破坏却将东方的核心区域彻底毁灭了。其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让西方的统治变得越来越强大。毋庸置疑的是,西方的统治地位依旧存在,不过问题在于谁是领导者——苏联还是美国。

——[美]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

  1. (1) 材料中“西方的核心世界”指哪两个国家?它们在战争结束前不到20年的时间里,分别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如今已经很强大了”的。

  2. (2) 材料中“东方的核心区域”的两个国家,它们战后20多年没有官方正式交往,是什么事件直接促进了它们的建交?目前,影响它们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3. (3) 战后为解决材料中“谁是领导者”的问题,它们彼此斗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结果如何?

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   )

A . 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 B . 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 . 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 D . 与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一致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

A .   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 . 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 . 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 . 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下表中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A . 中美建交 B . 周恩来对“文革”的抵制 C . 中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 D .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外交部副部长周南:“20世纪60年代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大批非洲国家独立,而且加入了联合国,他们和中国互相支持”。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状况的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 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 .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条约

影响

《南京条约》

“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A

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

B

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三1960年,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请回答:

  1. (1) 在材料一中A,B处分别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具体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该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969年,尼克松曾说:“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可能也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这反映出(    )

A . 中国是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中心 B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美国考虑改变孤立中国的既定政策 D .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1970年,有国际政要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向国会提出了第一个外交报告”,关于中国问题的那一段是这样开始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被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这位国际政要应是(    )
A . 丘吉尔 B . 杜鲁门 C . 尼克松 D . 田中角荣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期间在答谢宴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聚会……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据此判断(    )
A . 中美仍在相互敌视状态 B . 中美已无意识形态分歧 C . 中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D .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曾这样评价尼克松—基辛格外交思想:“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 B . 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技术引进路径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历史地形成的。我国历史上技术引进的路径发生了多次变化,综合表格中多个历史阶段的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我国技术引进的演变

——据姜辉《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与我国技术引进路径演变》

下列图表中,导致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美国放弃了对台湾的军事支持 B . 美国严格执行中美建交公报 C . 美国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 D . 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得到发展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外交经历了立国外交、建国外交与强国外交三个阶段。其中立国外交是指中国与世界、中国与国际体系尚未充分互动,依然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时期。这一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为捍卫政权自立、主权自尊、国家自存。据此,立国外交出现在(    )
A . 1949—1978年 B . 1966—1976年 C . 1978—2012年 D .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