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知识点题库

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也落入国民会议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 . 三权分立 B . 主权在民 C . 议会制度 D . 社会契约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说的这个国家是当时的(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德国
某份晚晴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

A . 俾斯麦 B . 威廉一世 C . 兴登堡 D . 威廉二世
关于法国帝制与共和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 B . 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 C . 共和制最终稳固确立起来的标志是1879年共和派赢得总统选举    D . 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反映了共和派力量的壮大,也反映了共和制思想已深入人心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 .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忠于国家和法律。这表明当时法国建立的是(     )

A . 君主专制政体 B . 共和制政体 C . 君主立宪制政体 D . 等级制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     )

A .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 B .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对议会负责 C . 内阁由议会组织,对议会负责 D . 实行君主立宪制
法国享有“宪法试验场”之称。从1789年到1870年的81年间制定过11部宪法,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有(     )

A .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法国第一部宪法 B . 1791年宪法规定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C . “宪法试验”是近代法国政治动荡的表现 D . 直至第11部宪法法国的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麦梦华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指出:“我虽采用法制,然《约法》所定总统之权视法制则远有不逮,其荦荦大者约有数端:(一)法总统得上院之同意有解散议会之权,我则并此而无之;(二)法总统有召集议会之权,而我之参议院得自行集会闭会;(三)法总统有任命官吏之权,而我则任命阁员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四)法总统有交还议案法案求下院再议之权,我则无此规定。”据此可知《约法》( )

A . 具有责任内阁之体用而无责任内阁之精神 B . 制定时具有“因人设法”的理性和进步因素 C . 制定者尚缺乏对西方宪政理性和成熟的认识 D . 因总统权力受国会限制而体现民主宪政意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8年欧洲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给俾斯麦带来了极大地发展空间,激发了他在政治上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进一步促成了他特有的现实主义态度。在革命的浪潮中,俾斯麦最终选定了自己的方向,要成为一个坚定的保皇党人。俾斯麦坚信,德国最终必然要走向统一,而这一进程必须要依靠强大的君主制度力量。他认为民主只会导致软弱和涣散,为着这个终极目的,他必须要成为国王的坚定捍卫者。俾斯麦的此类言行,深得普鲁士国王之心。1851年,作为对此的报偿,腓特烈·威廉四世任命俾斯麦为普鲁士代表参加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德意志邦联大会。从此,俾斯麦正式成为公共人物,走上了历史舞台。

——《货币战争》

材料二:普兽士统一德国的时候,“铁血宰相”俾斯麦说过一句话,普鲁士在战场上的胜利,早就在小学的课桌上被决定了。

材料三: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前者来自一个小小的岛国,后者来自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大国。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铁血宰相说,30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俾斯麦是怎样“正式成为公共人物,走上了历史舞台”的?

  2. (2) 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俾斯麦言论的含义?

  3. (3) 根据材料三说一说东方的“天朝大国”和“小小的岛国”30年间分别经历的变革在根本上有何不同。30年后,三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又有何不同?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 . 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 . 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 . 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 . 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讨论制定宪法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曾希望自己能称为“德国皇帝”,但却遭到巴伐利亚国王为首的很多国王的反对,因为它意味着正式承认普鲁士国王居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受“德意志皇帝”的称号。这说明德意志帝国(    )

A . 实行联邦制原则 B . 国家统一尚未完成 C .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 . 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 .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一条款与哪部宪法的内容最相近(    )
A . 英国《权利法案》 B . 美国1787年宪法 C . 德国1871年宪法 D . 法国1875年宪法
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1882年,俾斯麦又说,没有一个政党能够统治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国家,没有一个政党有足够的力量,能进行调停。这说明德意志(  )
A . 统一前后政治制度没有变化 B . 议会从属于普鲁士王国 C . 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 D . 是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
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5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而德国占202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科学家们的艰苦探索 B . 启蒙思想的影响 C . 殖民争霸战争的刺激 D . 政治体制的调整
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尔默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同一时期发生在北大西洋东岸的政治事变结合起来,将18世纪最后40年命名为“民主革命的时代”。这一时期在北大西洋东岸产生的民主革命成果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1787年宪法》
新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其历程的曲折和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德国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英·凯恩斯)这句话强调了(    )
A . 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B .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C . 普鲁士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 . 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某校学生在进行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71”、“铁血政策”、“俾斯麦”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    )
A . 日本明治维新 B .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 德意志统一与帝国的建立 D . 美国南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