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知识点题库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双独二孩”,由“单独二孩”再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引力波的探测对仪器的灵敏度要求非常高,直到上世纪90年代,如此高灵敏度所需的技术条件才逐渐趋于成熟。美国科研人员于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由两条相互垂直的长臂组成的激光干涉仪首次捕捉到了引力波信号。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③实践不断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④实践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为找一个停车位不停地开车绕圈子,既浪费时间,又给路面添堵。为此,2016年石家庄市将启用智慧泊车互联网云平台系统,市民可下载APP,在手机上查阅某处公共停车场还有多少个停车位,并在导航软件指引下停车,这一举措将成为治堵新亮点。这表明(     )

①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④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4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为7.4%,这个增长速度较之2011的9.3%,2012年的7.8%,2013年的7.7%,呈现出下滑态势。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互相包含的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   )。

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

③亊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习.平指出,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材料一:1949年,体现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法治之路的原点。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行,奠定依宪治国的基础。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带来法治建设的十年倒退。1978年,改革开放重启中国法治进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建设发展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启示我们在法治之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材料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A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并积极建设法治文化宣传主阵地。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法治建设上的探索?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A市的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什么启示。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6诺贝尔化学奖得奖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小分子大领域大作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将机器缩小到纳米尺度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如今,科学家们开拓了“分子机器”研究,并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将化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并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领域。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人能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为现实

③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

④造福社会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这句名言旨在强调(  )

A . 哲学是启迪智慧的具体科学 B . 世界观决定并体现着方法论 C . 要反思生活和实践的重要性 D . 实际行动比思想意识更重要
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早在2006年,习.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上发表文章,清晰梳理了对“两山”关系的认识过程: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对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解读是(    )

①第一阶段认识的局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难以避免

②第二阶段的认识也具有真理性,只不过后来被更高水平的认识所推翻

③第三阶段的认识也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

④三个阶段共同说明,人类永远前进在接近真理的路上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要把我们描绘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是因为实践(   )
A . 具有客观物质性 B . 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C . 具有主观能动性 D . 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长江流域因其丰富的资源被视为中国经济的“黄金地带”。但囿于地方利益和认识水平的局限,长江流域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如今,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大开发变为大保护证明了(   )

①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意识活动因具有目的性而能保证实践的成功

③认识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④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真理也能转化为谬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有了答案。科学家们借助三维X射线显微镜等设备,通过对距今6.1亿年的“笼脊球”化石的研究观察,还原了原始“胚胎发育”的过程,找到了单细胞动物向多细胞动物的演变规律,回答了“蛋生鸡”的问题。这反映了(   )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科学技术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③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政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治国理政的制度体制、方略方式等的创造史、选择史和实践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选择并实施自己的治国基本方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治国理政的新路。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历程

时间及会议

内容

地位

1997年9月十五大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标志着党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2002年11月十六大

提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这表明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

2007年10月十七大

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2012年11月十八大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重点集中在“全”和“快”两个字上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7年10月十九大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提法是关于“依法治国”的新鲜表述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备注: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结合材料信息,谈谈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方式上经历了怎样的求索真理的历程。

  2020年7月31日10时48分,习.平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年来,44次发射,中国先后将4颗北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组网,为世界贡献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团结奉献、敢打硬仗、接续奋斗、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 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北斗人多年潜心研究,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无数次外场测试试验,面对一个个问题,不断提出想法,再验证,再推翻,一点点向前推进,终于在北斗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攻关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系列成果。

材料二: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卫星导航与定位研究。1994年,我国开始独立自主研制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通信服务;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开通,在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的基础上,该系统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2035年,我国将建成更加泛在、融合、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还将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由此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将不断涌现。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北斗团队是如何追求真理的。
  2. (2) 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过程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总特征的。
2021年3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研究组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发了能够同时示踪胰岛beta细胞和非beta细胞的双同源重组介导的谱系示踪新技术。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揭示了成体胰岛beta细胞的来源,发现在正常稳态及组织损伤情况下成体胰岛beta细胞来源于自我增殖,而非干细胞分化。该研究为糖尿病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新思路。上述材料说明(    )

①意识具有能动性,只有尚未认知之物,没有不可认知之物

②科学实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以研究人员的意识的正确发挥为基础

④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新思路是认识的目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看似科幻的一幕,真实地发生在实验室里。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人工合成淀粉是科技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此前,多国科学家积极探索,但一直未取得实质性重要突破。从哲学角度看,这佐证了(   )

①认识由主体水平决定的          ②实践活动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活动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现了客观与主观统一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A . 客观性 B . 具体的 C . 反复性 D . 有条件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发展路径,关系着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材料一:2010年至2020年间,我国城镇化的主要方向是“大城市化”,共撤销149个县。这一城镇化路径在导致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与中小城镇之间差异扩大的同时,县域之间的社会发展不平衡也逐渐扩大,而新冠疫情的出现则暴露出超大城市抗风险能力不足。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控撤县建市设区”。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进行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发展质量。

材料二: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忽视省际毗邻县城的发展。未来可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在省际毗邻区域特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两两交界和南方、北方相连的区域,选择一批具有良好区位和产业优势的县城,布局一批示范区、试验区、先行区,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在行政边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经济边界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推动跨省域一体化发展探索新路径。

  1. (1) 结合材料一和认识论知识,说明我国关于城镇化的认识为什么发生变化。
  2. (2) 我国通过试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结合材料二对此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