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知识点题库

2015年2月15日晚,大型情景诗画《丝路乐魂》由新疆木卡姆艺术团上演。音乐会上,传统的木卡姆艺术有了新的表演形式,如用西洋乐器进行演绎等。音乐会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典音乐作品串起,绘就了一幅新丝路长卷。古老的旋律与现代舞美技术相结合,每一首曲目都似一首诗、一幅画,让各族观众沉浸其中。这表明(   )。

①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可以促进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对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的认同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③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应时而变才能对个人发挥积极作用

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近年来,伴随中外文化的交流,春节已走出国门,正如《欧洲时报》所说“从亚洲到拉美,从欧洲到大洋洲,中国的春节逐步从民间走进各国的主流社会。”这说明(   )。

A . 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风向标        B .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C .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走向多元化        D . 中华文化强盛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2014年被“美国在线”录入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这表明(   )。

①现代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

③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在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中,传统戏曲与小提琴共鸣的《梁祝》和漫声讴歌的江南小曲《茉莉花》无疑是世界最熟悉的中国音律,中国特有的婉约柔美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演绎下在湖面缓缓流淌。这(    )

①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增强了“G20”成员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促进了中国与“G20”成员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和主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市举办。敦煌文博会是目前全国唯一以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家级盛会,也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机制性创新平台。举办敦煌文博会有利于(  )

①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促进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重新塑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作用

④以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自2018年1月起,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现身英国课堂。近年来,中华文化教材输出、孔子学院以及诸多高校海外分校的建立,无不推动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他国了解和熟悉中国文明,理解中国的价值观,为我们在国际上得到理解与尊重打下基础。这(  )
A . 彰显着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B . 反映中国的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C . 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 . 表明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上述材料体现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    )

    ①大众传媒        
    ②商业贸易         
    ③人口迁徙      
    ④教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 (2) 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是(    )

    ①有利于外国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②使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有利于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

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

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④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8年10月18日至28日,有着1300年历史的东方水乡——浙江嘉兴桐乡市乌镇,举办了第六届乌镇戏剧节。为期11天的戏剧节中,来自5大洲、17个国家和地区的29部特邀剧目,共计109场演出在这里上演;1800余场古镇嘉年华诠释了没有围墙的全民狂欢;15场论坛、12场朗读会,构建出戏剧理论和教育的生态。乌镇戏剧节的举办(    )

①促进了中外戏剧文化的融合

②说明戏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提升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说明加强交流是促进戏剧发展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2019年4月至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板块,13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历史文物,用自己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共同讲述一个无与伦比的丝路故事。这一展览(    )

①凸显了中华文化在丝路各文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②有利于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
③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④实证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如今,在中国已经相当普遍的移动支付技术,开始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满足中国游客的海外支付同时,为当地人带去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新方式,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本地钱包”。移动支付技术走向世界的文化价值有(   )
A . 提高移动支付技术的价值 B . 丰富各国人民的商业文化 C . 创新中国文化传播的手段 D . 传播现代中国的价值观念
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说明(    )

①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生命力之中

②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

④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中药对控制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愈来愈受到海外的认可,我们应以这次世界疫情和“一带一路”为契机,利用驰援或各种国际交流论坛等活动,积极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世界(   )

①是中医药文化创新的价值追求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彰显文化自信

③是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能丰富人类医学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全球华人家庭文化传承节目《谢谢了,我的家》,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档专门以家风为主题的大型季播节目。2019年1月6日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开播,亚洲、欧洲、美洲同步播出。该节目展现了不同身份、不同命运的中国人的家庭故事,为中华家风代言。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央视推出这一节目意在(   )

①讲述文化故事,传递中华人文精神

②弘扬家风,发挥其文化素养核心的作用

③用活家庭文化,浸润百姓生活

④传递正能量,发挥家风对人健康成长的决定作用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省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结晶之一。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以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 .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 . 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 . 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 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近年来,圆明园持续开展园内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借助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灯先进技术手段,对遭到多次破坏的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开展全面记录,形成虚拟三维影像在网上展示,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使储蓄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②恢复文化遗址的历史原貌能够使游客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③利用现代科技有利于提升文化遗址的感染力、影响力

④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档是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新性发展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人类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部文化交流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交流才使得人类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合作的大家庭。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这是因为文化交流能(    ) 

 ①促进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共同发展       ②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 

 ③消除文化的民族性,增强其世界性       ④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携手共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1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二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茶文化的交流、借鉴能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1年是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四十周年。该套丛书收录的均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学术史和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为中国读书界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是改革开放在学术出版和思想文化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的标志。出版“汉译名著”(   ) 

 ①坚持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②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旨在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习.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前进道路上,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人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这启示我们要(   )

①坚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②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③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④坚持文化多样性原则,在交流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