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知识点题库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申遗(    )

①有利于加强中哈吉文化交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②表明中华文化成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④能够促进中哈吉文化的融合,消除中哈吉文化之间的差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顺应国内国际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2月11日至12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福建泉州举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沿线国家的商贸之路,而且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的生命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在经贸文化交流中必然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新“海丝”构想极具逻辑性与现实性,为沿路各国文化交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新的生命。

材料二: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国具有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但是,各国又是有着共同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复杂关系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制定方针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

  1. (1)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说明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关系。

  3. (3) 针对材料二,假如让你参与制定方针政策,你会提出哪些原则性建议。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 ,“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钱钟书先生的话揭示的道理有(    )

① 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促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② 对外来文化有益成分的吸取、借鉴有利于促进诗歌发展

③ 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经济基础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 中国与外国诗歌之间在形式与内容上存在根本的一致性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近日,为反击国外某些人对中国文化的歧视,一则名叫《说出我的名字》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中国留学生们对自己中文名字的来历侃侃而谈,不仅向世界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自信风貌,也让我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得到展现。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国际视野和世界人民的需求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消除分歧走向统一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国家主席习.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         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

③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当重庆市川剧亮相匈牙利“布达佩斯之春”艺术节、在多瑙河畔的匈牙利国家剧院登台演出时,从未观看过中国川剧的匈牙利观众被川剧经典《李亚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高亢激越的川剧声腔深深地迷住了。这反映了(    )

①川剧艺术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中华戏曲文化在交流中向世界传播

③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实现了创新融合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近期,电视节目《中国茶时间》在德国热播。该节目从德国观众身边的中国元素入手,发掘中国文化的亮点,从而更新了观众对中国形象刻板的认知。这体现了(    )
A .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 .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能增强文化认同感 C . 文化传播能加深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 D . 大众传媒能消除不同民族文化间的隔阂
在“2019中新旅游年”到来之际,新西兰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中国舞台日”活动。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应邀选送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包括醒狮、功夫、太极、竹笛和古筝演奏、旗袍展示等,现场掌声和喝彩声不断。“中国舞台日”的成功举办(  )

①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展示文化多样性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印证了文化交往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④有助于彰显并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2019年4月29日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    )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第十五届文博会将在2019年5月16至20日期间举行。此次文博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举办的文博会,本届展会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创”“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重点展示中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文化消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性寓于世界性之中

④文博会举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平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拍摄古风美食短视频出名的李子柒获得《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获选理由是: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李子柒向世界打开美丽中国的一扇窗口,是对外文化传播中值得研究的样本。李子柒的成功带来的启示是(   )

①作品要含有人们普遍认同的情感需求和理念

②作品要选用恰当的传播渠道和视觉呈现方式

③作品要完全再现并还原真实的乡村田园生活

④作品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引起人们共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9年11月27~30日,第三届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办。文明古国论坛自2017年成立以来,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自信地发出了古国声音,奏响了文明对话新乐章。唯有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古国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为本国乃至全球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为此,我们应该(   )

①坚定文化自信,力促古老文明优先发展    ②加强文化创新,摒弃古文明发展新文化

③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优秀文化发展    ④深化文化合作,携手推动文化多样繁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中国和意大利在丝绸之路的两端相映成辉。2020年正值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透过多样化的视角对比了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从书写用的文字,到国家历法;从文明图腾,到融汇中西文化的艺术品;从戏台上的歌剧和秦腔,到长安诗和罗马画……讲述了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现在(    )

①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提供新的视角,促进文化传播与民心相通

②跨越时空展示了中西文明的交融,有助于丝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是中国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继承与发展

④引起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历史悠久的长安和罗马文化的尊重与认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要(   )

①弘扬中华优秀中医药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要以开发和创新中医药文化为目的

④加强中西医文化交流借鉴,推动中西医逐渐融为一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9年11月5日到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平在欢迎与会各国贵宾时发表的致辞中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由此可见,中国举办进博会(     )

①旨在推动世界经济、文化共同发展与进步 ②作为商业贸易活动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④目的是推动中华文化的走向世界、影响各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将习.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习.平法治思想是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而形成的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时代结晶,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既要充分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机遇与挑战,又要全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习.平法治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习.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过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近的四川眉山火了。因为眉山市立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打造了2020年四川最潮的网红打卡地东坡故里,眉山水街!来到水街,你可以尽情感受古宋文化和现代光影的碰撞。古色古香的仿宋建筑依托岷江水,形成小桥流水格局,穿上古装、提上灯笼,置身其中,或仿佛来到了苏州园林、或犹如穿越回了盛世大宋。当你在湿地公园,欣赏完音乐水舞(以电脑控制的户外人工喷泉造景)表演后,几分钟便能走到东坡里水街,也许这里正在上演科技感十足的灯光秀和舞台表演,既有古筝演奏、中国舞表演,也有外籍模特的比基尼秀、外籍魔术师和乐队的精彩演绎。

材料二:眉山,古称眉州,是千年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眉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宋代曾是我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小小的眉山城里,苏氏一门父子三人占据了“唐宋八大家”小一半的名额,眉山也因此名扬四海。唯美食不可辜负的苏东坡给世人留下大量精美绝伦的诗词、书法的同时,还留下了独特的“东坡肘子”菜谱。眉山东坡泡菜,是地道的眉山土特产,相传由中国古代第一寿星商朝大夫彭祖始创,经由苏东坡发扬光大,传世近4000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是眉山的一张靓丽名片。

  1. (1) 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创新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眉山水街模式火了对文化创新的有益启示。
  2. (2) 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为眉山水街的持久火红再支两条新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冬奥会为契机,“冰雪经济”呈现“冷资源”释放“热效应”的好势头。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财政预算投入资金约为15.1亿美元,其中65%来源于社会投资。张家口是本届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办城市,随着运动场馆和设施的不断建成,近年来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不断升温,直接拉动了住宿、餐饮、交通等领域的消费。同时还吸引了大批冰雪运动装备研发企业入驻,产生了一批以滑雪为服务内容的教育培训、旅游租赁等新兴行业,构建了集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体育运动、冰雪文化旅游、冰雪人才教育培训等冰雪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冰雪全产业链。并积极探索小型国际循环,努力与传统冰雪体育强国接洽交流,加强招商引资。截至2020年底,该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81项,落地项目69项,总投资334.34亿元。

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以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伴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召开,冬奥会的举办必将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的支撑。

材料二:

“中国风”元素在本届冬奥会中实力“抢镜”。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采用中国的国宝熊猫形象和中国传统灯笼形象,还结合了中国的剪纸艺术;冬奥体育图标的设计将篆刻与汉字相互融合,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遥相呼应;冬奥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中融入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元素,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建筑灵感正是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冬奥火炬“飞扬”的设计遵循“道法自然”的东方哲学,螺旋上升式主体造型,犹如飘舞的彩条;奥运奖牌的设计也别有深意,其形象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壁,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出“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同时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团结世界人民。可以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盛宴。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冬奥会的举办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作用。
  2. (2)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角度,谈谈如何理解“2022年北京冬奥会更是一场文化盛宴”。
2021年9月17日,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开幕。艺术节推出“百年百艺——国际民间文化艺术展”,遴选中国、俄罗斯、匈牙利、斯洛伐克、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家的74个非遗项目、800余件作品,以非遗为载体展现丝路文化、讲述丝路故事。该艺术节的举办(   )

①为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织就纽带
②诠释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丝路文化

③推动沿线国家对彼此传统文化认同
④凸显时代精神与丝路文化的多元融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