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知识点题库

改革开放初期,各地政府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指标,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各地政府的政绩观可以看出(  )

①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 

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事物多层次、多方面的属性 

③认识事物要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④认识事物要运用全面的方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面对各种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这也就是要求我们(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 ④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地看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我国古代思想家公孙龙牵马出关,把关人依照法令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这就是“白马非马论”。“白马非马论”的观点 (  )

①夸大了事物的个性、区别,否定了事物的共性、联系  ②违反了辩证思维的要求 

③符合聚合思维的要求                      ④从反面说明了坚持全面看问题的必要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分山到户,全体村民平均分配”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取的基本模式。福建省邵武市城郊镇芹田村另辟蹊径,针对许多地方出现山难分、经营分散、难以对接大市场等种种问题。探索全民入股的新模式,提出“均权均利不分山,人人入股合作社”。这种模式使全体村民成了股东,产权明晰,以市场机制经营林地,让经济效益和林农利益达到最大化。

  1. (1) 芹田村探索林权改革新模式的做法蕴含的思维方法是(  )

    A . 发散思维 B . 逆向思维 C . 聚合思维 D . 类比推理
  2. (2) 这种思维方法在材料中是如何运用的?对于思维创新有什么启迪?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 (1) 上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启示我们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要注重辩证思维的(  )

    A . 整体性 B . 动态性 C . 相对性 D . 普适性
  2. (2) 运用辩证思维知识,说明怎样避免犯上述“守株待兔”中宋人的错误?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圣火在水中点燃,打破了“水火不相容”的传统。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再次打破“纸火难共存”的传统,诠释了奥林匹克共生共荣的精神理念。这两种奥运火炬的设计思路(   )

①自觉运用创新思维的单向性特征

②反映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③具有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的整体性特征

④体现联想思维的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蛙眼具有准确地跟踪空中飞行目标的特别功能。人们根据蛙眼的结构和功能,研制出能够跟踪卫星、监视空中飞行目标的“电子蛙眼”。这个过程体现了(   )

①思维过程以感性具体为起点

②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

③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④通过思维抽象获得的认识是对事物整体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 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在第三届上海进博会上,习.平主席的这些话语掷地有声。由此我们可以作出的简单判断是( )

①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携手合作、协商共赢关系。

②国与国之间已经形成了“拉手”和“拆墙”关系。

③中国与他国之间既坚持“拉手”“拆墙”,又坚持信任协商。

④中国坚持发展与他国之间合作共赢的关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方法关乎工作成效。  我国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不仅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铆足干劲的拼搏精神,更在具体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战略思维方法。 战略思维方法,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的 是一种战略整体观、全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运用战略思维推进脱贫攻坚首先就表现在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 第一 民生,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瞄准战略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攻坚。 到 2020 年底,我国实现了" 十三五, 脱贫攻坚的总 体目标,即" 两个确保, :确保农村贫因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因县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因。 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扶贫工作强调以贫因人口为" 靶心,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 心 的发展思想。 二 是夯实战略支撑,做到有人、有物、有政策攻坚。 压实各级党员干部脱贫攻坚责任,发挥驻村工作队、村 两委、帮扶责任人的" 滴灌管道, 作用, 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 用好返乡回流青壮年,吸引实用技术人员 到贫因乡村。 强化资源支撑,增加财政扶贫投入,整合涉农涉贫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社会资源 参与。 强化政策支撑,在" 最先一公里,做到决策科学、政策给力,在中间环节做到政策叠加、协同发力, 在" 最后一公里,做到政策落实、执行有力。

  1. (1)  联系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如何科学地运用了战略思维方法? 
  2. (2)  人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促进人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 (3)  思维方法关乎个人成长,为了让自己健康成长,你认识自己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以使自己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请列举两个方法。 
在富有文化韵味和生活气息的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个特殊的存在。有小暑也有大暑,有小雪也有大雪,有小寒也有大寒,唯独小满,没有大满与之对应。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过满招损,过满则溢,小满不多不少,一切刚刚好。这启示我们(    ) 

 ①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把握适度原则     

 ②应积极创造条件,维持事物量的稳定 

 ③坚持折中主义思维,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     

 ④注意事物的临界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有效解决之际,辽宁省积极谋划脱贫攻坚后续工作,并确定了“现有帮扶政策、体制机制总体稳定”的基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巩固脱贫成果推进接续减贫的意见》,指出在脱贫攻坚中,应继续坚持以往各方面的优势,即坚持帮扶力量不变、坚持统筹深化定点扶贫、坚持省内对口帮扶和社会扶贫,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坚持精准帮扶。在坚持以往优势基础上,省里集中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投入资金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相适应,支持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

材料二: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云南普洱舞蹈《摆出一个春天》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引起观众的共鸣,不仅表现了拉祜族非遗舞蹈摆舞的文化传承,也表现了新时代拉祜族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舞蹈以拉祜族民歌《四季调》和拉祜族打击乐节奏等素材为主要音乐元素,用舞蹈展现勤劳智慧的拉祜族女子生活、劳作、鼓舞欢腾的场景。以拉祜族脱贫攻坚前后的生活场景作对比,一句“好日子来了”喊出了万千拉祜族同胞的心声。”《摆出一个春天》“摆”出了普洱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摆”出了普洱边疆大地无比绚烂的春天。

  1. (1) 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辽宁省的脱贫攻坚后续工作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 (2) 结合材料一,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说明辽宁省是如何积极谋划脱贫攻坚后续工作的?
  3. (3)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选取材料二中所涉及的某一信息为主题写篇小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在150-200字。
2022年2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构建了空天地海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网络,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安全防线。国家对应急进行全面部署,表明(   )

①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②具有前瞻性思维,科学布局,防范化解风险,降低灾害损失

③运用具有确定性的超前思维进行规划,为平安中国提供保障

④能够精准预测出灾害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及发展的前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应对我国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其中隐藏的重大风险挑战,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的必然要求。我国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难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既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又要求我们树立辩证思维,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下图漫画《监管盲区》讽刺有些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

①没有用静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②没有用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③没有用独立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④没有坚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小毛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看到一只茧上裂开了个小口,蝴蝶在艰难地将身体从那小口中一点一点地挣扎出来……它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了,不能再前进一步了。孩子于心不忍,用剪刀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但是身体很快萎缩,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萎缩的身子和瘪塌的翅膀让它永远也不能飞起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 事物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 B . 思考处理问题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 . 要善于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D . 要创造条件来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
有人以韩非子的话“干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来形容党员干部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这说明(   )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验:指示方向的路标牌并没有错,但跟着它还是容易走晕;如果加上全景图,并特别标注出“您的位置”,感觉就会不同。这种体验表明(   )
A . 作为整体的全景图发挥着重要作用,制约着行程的方向 B . 立足部分,统筹全局,利用全景图能更好地规划行程 C . 明确自己在全局中的位置,有利于顺利抵达目的地 D . 未标注全景图的路标牌,不能单独发挥作用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是因为辩证思维(   )

①具有整体性特征,能正确处理“此”与“彼”的关系

②具有动态性特征,能处理好“真”与“假”的关系

③着重于思维过程的结果,能通过实践的检验

④是人们对客观存在及其内在关系的能动反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坚持“动态清零”是我国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际行动。“动态清零”(   )

①就是用整体性与动态性的辩证思维做好疫情防控

②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自主选择

③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疫情防控的最佳选择

④在实践中以间断性取代飞跃性的疫情防控策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材料一:2013年,吉林省长春市国税局对吉林省某药业公司进行检查。经查,该企业自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共隐匿销售收入(含税)36898万元。因该企业购进货物未全部取得发票,账簿资料不健全难以核实成本及费用,税务机关按规定对其采取核定征收方式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该企业共计应补缴企业所得税793万元,并计算其应补缴增值税5361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375万元、教育费附加161万元。税务机关依法对该企业做出税务处理和行政处罚决定,追缴税款6690万元、加收滞纳金2261万元、罚款3048万元,共计1.2亿元。

材料二: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

在以往的城市重新过程中,一些地方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出现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砍伐老树、变相抬高房价、提高生活成本,产生新的城市问题。

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城市更新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摸清城市家底,找准现实问题,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实践中,不少城市下足绣花功夫,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完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加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对老旧街区、厂区等进行修补式更新,让百年老巷成为网红打卡点,实现工业风貌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这些补短板、惠民生的需求,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评价该药业公司的行为。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说明应怎样以绣花功夫科学推进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