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知识点题库

有关右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兴奋传递过程中,甲图的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 ③的内容物释放至⑤中主要借助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 . ⑤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⑥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 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兴奋,效应器有可能发生反应
2014年8月16日青奥会在南京举行,各国青年运动员齐聚一堂.运动员在运动时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 (1) 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后迅速起跑,该过程是 反射,起跑过程有许多神经元兴奋,兴奋时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 .

  2. (2)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维持相对稳定,这是 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此时在 产生渴觉,由 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水盐平衡;同时机体血糖因大量消耗也会降低,此时胰岛分泌的增加,使血糖含量升高.

如图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示说明乙酰胆碱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 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收缩或舒张 C . 据图可知,人体血钙低时出现抽搐的原因是突触间隙Ca2+减少,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 D . 神经细胞内外液中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产生与传导的基础
如图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1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B . 6作用于7必然导致细胞B膜电位出现反转 C . 释放入内环境中的6不应持续作用于细胞B D . 信号仅能从A向B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据图回答:

  1.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单向/双向),在突触上的传递方向是.原因是

  2. (2) 当兴奋传到突触结构时,信号发生的转变是

  3. (3) 已知ab=bd,若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是/否)发生偏转,发生偏转,如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是/否)发生偏转,发生次偏转.

阿尔茨海默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进行了如下研究.
  1. (1) 研究发现,患者脑部的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结构)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证实这是由于神经元(填“胞体”、“树突”或“轴突”)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积累而引发细胞损伤导致.科研人员推断这种异常积累可能与Aβ的酶C表达量下降有关.
  2. (2) 科研人员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的神经元DNA,对酶C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完全一致,说明酶C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不是导致.
  3. (3) 科研人员分别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神经元的酶C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段,再分别用具有相同识别序列(CCGG)的HpaⅡ和MspⅠ酶切(但HpaⅡ不能切割甲基化的胞嘧啶).结果显示正常人该DNA片段用Msp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与用HpaⅡ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的差值 , 说明患者细胞中酶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更高.
  4. (4) 依据上述结果,研究人员推测,患者神经元内的酶与酶C基因启动子结合受影响,进而影响了酶C基因的 . 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案:
若在图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进表方向一致)(    ) 

A . ②→①→②→③→② B . ①→②→①→②→① C . ③→②→③→②→③ D . ③→②→①→②→③
新生小鼠的脑神经元置于适宜的溶液中,制成较高细胞密度的细胞悬液,并将其低温保存,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神经元会受到损伤.一段时间后,与常温保存组相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是(  )

A . K+浓度升高 B . K+浓度降低 C . Na+浓度不变 D . Na+浓度升高
据报道,当大脑里乙酰胆碱(Ach)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如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实验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轴突中已除去突触小泡).

  1. (1) 写出图中神经元的结构名称:①
  2. (2) B处给予恒定刺激后,细胞膜内外电位变化为
  3. (3) 下表为不同浓度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问题:

    Ach浓度(µmol•L1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1

    5.31

    0.4

    5.01

    5.24

    0.5

    5.00

    5.16

    ①C处的数据说明了.②D处的数据说明了

  4. (4) 在轴突中除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E物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 B . 若上图表示免疫调节过程,则Ⅱ细胞可能是B细胞 C . 若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使Ⅱ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则可能是由饥饿引起的 D . 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足球比赛时,球员踢球瞬间,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A . 电信号→电信号 B . 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C . 电信号→化学信号 D . 化学信号→电信号
如图是某种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B . 只要①受到刺激,就能引起②产生反应 C . a处给予适宜刺激,③处测不到电位变化 D . 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属于反射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不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B . C . D .
食用辣椒后,通常会产生“热辣”的感觉。在口腔黏膜或皮肤上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感受器,它们也能被较高温度刺激激活。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用辣椒产生“热辣”感觉时,如果再喝热饮会(填“加重”或“减轻”)该感觉。
  2. (2) 有些人食用辣椒后还会引起咳嗽,在咳嗽反射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填“单向”或“双向”)的;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咳嗽反射,说明
  3. (3) 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在大汗淋漓的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机体为增加散热,在下丘脑中枢作用下汗腺分泌加强,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会发生渗透作用 B . 菠菜根尖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与其中心体有关 C . 神经细胞的K+通道蛋白活性降低,其渗透压或将增大 D . 人体肺泡上皮细胞的核糖体上可合成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
绵羊是短日照发情动物,褪色素和催乳素在绵羊的繁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是长日照抑制绵阳发情的机理图(虚线箭号表示抑制作用或分泌量减少),其中褪色素是由松果体合成、分泌的胺类激素,催乳素能促进乳腺发育,抑制卵泡成熟。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长日照调节褪黑素分泌过程中的效应器是,此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或“双向”)的,从激素a分泌的调节过程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是
  2. (2) 催乳素和激素a在影响卵巢排卵方面起作用,长日照条件下绵羊体内的催乳素浓度,激素a浓度,抑制排卵。
  3. (3) 科研人员欲通过两种方案来启动长日照条件下绵羊排卵,请判断是否可行并写出判断理由:①注射褪黑素,;②注射激素a,
科学家将人类的神经胶质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脑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胶质瘤细胞中与突触形成有关的基因会被激活,使其伪装成神经细胞,并与真正的神经细胞形成一种特殊的突触结构。神经胶质瘤细胞需要通过NMDA受体(与神经细胞的正常NMDA受体的结构有明显区别)来接受神经递质,使得神经胶质瘤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出现瞬间的升高,并引起一系列反应,最终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分析回答:

  1. (1) 突触是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的。兴奋在该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
  2. (2) 正常突触结构中,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与突触后神经元上的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3. (3) 研究发现,图示中的神经胶质瘤细胞与突触前神经元形成突触后,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甚至不能兴奋,其原因是
  4. (4) 综合上述信息,尝试写出一种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思路:
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示结构为反射的结构基础,至少含有两个神经元 B . 在人体中,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中 C . 在反射弧完整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器兴奋一定会引起效应器兴奋 D . 在完成反射活动时涉及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I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A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神经递质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 B . 从图乙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一定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Na+内流 C . 为减弱手术带来的疼痛,医学上可以考虑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研发麻醉类药物 D . 兴奋是由神经元A的轴突或树突传递给神经元B的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队共获得9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下列对比赛中运动员神经调节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比赛时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B . 运动员比赛动作协调与平衡的控制中枢位于小脑 C . 听到自己的成绩时运动员喜极而泣属于条件反射 D . 运动员及时调整呼吸节奏的过程受下丘脑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