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知识点题库

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 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 .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 . 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 . 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 . 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 . 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 . 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t0~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 若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N/2 C . 由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确定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 . 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研究了几种培养液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

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草履虫培养液

稻草液

蜂蜜液

淀粉液

酵母液

猪瘦肉汁

一个视野中开始同时出现5个草履虫的时间

4天

8天

一直没有

8天

3天

9天后一个视野中草履虫的数量

30﹣35个

12﹣17个

0个

10﹣15个

50﹣55个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5种草履虫培养液的量应相等 B . 实验表明,稻草液中草履虫的K值为35个 C . 多次取样后观察得到的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D . 实验结果显示淀粉液不适合用来培养草履虫
草履虫和吸管虫是广泛分布在水沟、池塘等淡水环境中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吸管虫主要以吞食草履虫为生.某同学尝试设计实验以探究“当吸管虫存在时,草履虫的数量将如何变化”.

实验器材: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广口瓶、滴管、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含吸管虫的培养液、清水等.

实验步骤:

①取2只洁净的广口瓶,编号A、B,并分别加入5mL .

②向A广口瓶中加入2mL;向B广口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吸管虫的培养液作为对照.

③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24h统计草履虫、吸管虫的数量,连续观察5d.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本实验除了设置的空白对照外,还在时间上设置了 的自身对照.

(3)实验中将采用 的方法统计草履虫、吸管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在计数前需要将广口瓶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

(4)有同学认为需要统计培养液中草履虫、吸管虫的初始数量,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并说明原因.

图为科学家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2).

  1. (1)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 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 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 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
  2. (2) 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关系,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
  3. (3) 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4. (4) 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如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

请回答问题:

  1. (1) 苔草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的摄取,以此抵抗旅鼠的采食压力,即苔草的“化学防御”.
  2. (2) 据图分析,这一时期样地1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最高,可以推测样地1中旅鼠种群密度降至极低水平是此前一段时间所致;这一时期样地3中旅鼠种群密度最大,可以预测样地3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
  3. (3) 旅鼠种群数量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
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 与b点相比,e点的环境容纳量较小 C .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比率可防止c点出现 D . 该种群的数量增长不受稳定平衡密度的限制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B . 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一般小于植食性或肉食性的鸟类 C . 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开关,会导致统计偏大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增长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密度不是决定生物的益或害的依据 B . 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C . 所有生物的种群都可分为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D . 指数增长方式的特点之一是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
研究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l表示第t+l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 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 .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
右图是在调查某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0~5 年内该生物种群数量基本不变,性比率保持 1∶1 B . 第 10 年时该生物种群数量最少,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 C . 第 25 年时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能下降 D . 第 15 年左右该生物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 . 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 . 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食的概率 D . 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 km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为因素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 . 捕鱼时要控制网眼的大小,目的是维持鱼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C .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 计算种群密度时,应去掉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浙江某地乌鸫连续 10 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841733115

A . 第 1 年乌鸫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B . 第 3 年和第 9 年的乌鸫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不同 C . 第 6 年的乌鸫种群数量最少 D . 乌鸫种群数量受气候、病原体和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的调节
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B . 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C . 北极旅鼠由于食料植物的周期性短缺而呈现周期波动 D . 凹形存活曲线的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 a种群与b种群为种间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 a种群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 b种群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图中曲线1、2分别表示不同环境下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B点和C点时,该动物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B . 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B段种内斗争逐渐加剧 C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目 D . 曲线2表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1 , 种群数量达到K1 后将不再变化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种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的田鼠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绘制出如图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绘制曲线属于模型建构法,该模型的类型与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类型相同 B . 影响田鼠数量变化的因素只有天敌等生物因素 C . 图中 K 值反映的是环境容纳量,该值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D . 图中 D 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死亡率高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低 B . 存活曲线不是决定生物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 C . 种群的雌雄个体数比值增大,种群密度将变大 D . 年龄结构通常分为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