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细胞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知识点题库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选取了如下细胞: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②植物的根毛细胞③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④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⑤根尖分生区细胞。其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是 (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⑤ D . ②③④
图为某洋葱表皮细胞依次放在a、b、c 三种外界溶液浓度中的状态,据图判断三种外界溶液浓度关系为(   )

A . a>b>c B . b>a>c C . c>a>b D . c>b>a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B . 氧气浓度不会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K+的主动吸收 C . 胞吞与胞吐需要载体和能量 D . 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均需要消耗ATP
如图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中Q是激素 B . ②中Q是载体 C . ③中Q是抗体 D . ①②③中Q都具特异性
伏旱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旱象。在此期间气温高(午间气温高达35~42℃),少降水,而春播农作物正处在抽穗、扬花、灌浆期,需要大量水分补充、供给。2017年7月22日,研究人员测定了某植物的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气孔的开放率化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1可知,曲线上A点代表的含义,AB段凌晨内CO2释放速率逐渐变小,原因是
  2. (2) 图1中CD段光合速率减小,结合图2分析,光合速率变化的原因是;图1中F点代表的含义
  3. (3) 绿叶中的色素可用提取,光反应产生的在暗反应中将C3还原成有机物。有人提出图1中CD段光合速率变小的原因还可能是,中午温度过高,高温破坏了膜结构,使叶绿体吸收光能效率降低,反应受抑制。 实验小组尝试采用根部滴灌的方式,发现光合速率迅速恢复,分析原因可能是
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据图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1

  1. (1) 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 ,提取物质a时需加入CaCO3 , 其目的是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
  2. (2) 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有(填图中数字), 过程②④发生场所分别是
  3. (3) 物质d的结构简式是 。h表示的物质是
  4. (4) 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 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g量的变化是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1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封,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2为①号、②号试管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色时为止。图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1mm 0.1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该种气体产生的场所是。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呼吸。
  2. (2) 图2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色变成,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
  3. (3) 若要证明图1、图2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其他条件相同。
  4. (4)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滴加样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计数时,应待酵母菌再记数。依据图3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
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 8.5,25℃)条件下测得的Pn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404682552

  1. (1) 通过变换图1 中光源,可研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 (2) 在测定不同光照对 Pn 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Pn的关系 (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
  3. (3) 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 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HCO3-获得CO2.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在更高 NaHCO3 浓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4. (4) 培养基中的 HCO32- 与 CO32-之间的离子平衡与pH有关,碱性条件下pH越高,HCO3-越少,CO32-越多,而CO32-几乎不能被该藻利用. 在测定不同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导致Pn发生变化的因素有.
下图是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与Na+有关的载体都是在高尔基体上合成的 B . 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 . 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与Na+进出细胞无关 D .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和人红细胞吸收K+的方式相同
科研人员研究了LED补光条件下小白菜的光合特性,设置了白光(W,对照)、白光:红光=4:1(WR)、白光:蓝光=4:1(WB)、白光:蓝光:红光=3:1:1(WRB)和白光:绿光=4:1(WG)5个光配方,光照强度均调节为(250±10)μ·molm-2·s-1。相关指标及光合速率如表,请分析并回答:

表补光对小白菜叶片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处理

叶绿素a含量mg·g-1

叶绿素b含量mg·g-1

叶绿素(a+b)含量mg·g-1

叶绿素a/b值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RuBP羧化酶活性IU·L-1

W(对照)

1.0

0.347

1.34

2.88

4.41

273

WB

1.34

0.448

1.79

2.99

7.35

298

WRB

1.5

0.499

2.11

3.00

9.28

336

WR

1.32

0.447

1.76

2.95

7.18

311

WG

1.33

0.457

1.79

2.91

4.43

注:RuBP羧化酶为催化二氧化碳与RuBP结合的酶。

  1. (1)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产物有;叶绿体中NADP的移动方向是,其作用是
  2. (2) 若对叶绿素a进行可见光范围(400~700 nm)内的吸收光谱分析,则将出现的吸收峰有处。据表可得,补光对叶绿素a的增加比重(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对叶绿素b的增加比重。
  3. (3) 综合分析可得,表中的“?”最可能接近(处理组)的值,理由是
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A~D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775699649

A . 图中A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B . 图中D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C . 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物质依次是H2O、O2、CO2 D . 图中能产生[H]、ATP的过程为A过程
有关“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反应条件,1号试管常温处理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B . 4号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最快,是因为酶的浓度高于3.5%的FeCl3溶液 C . 如果将四支试管都放在90℃水浴中,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仍为最快 D . 4号试管产生的气泡明显比2号试管多,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下图为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B . ②③④都包含两个阶段 C . 只有①②过程中能生成ATP D . 动物细胞中可发生③④过程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壁的组成成分,酸性磷酸酶(ACP)是溶酶体的标志酶。在酸性环境中,ACP能够催化表面带有磷酸酯的异物水解,从而达到预防细菌感染的目的。科研人员将LPS注射进三角帆蚌,在不同时间测定其血清中ACP的活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ACP进入细胞质基质,其活性将会受影响 B . LPS可以促进三角帆蚌体内的ACP活性的增强 C . 由图可知,48 h时ACP为水解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最高 D . 增强ACP的活性能有效降低由水体中某些细菌引起的三角帆蚌感染
下图是高中生物实验中的相关操作或实验结果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图①的四条色素带中溶解度最大的是I,主要吸收蓝紫光 B . 经图②所示操作后,高倍显微镜下可见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变小 C . 若要看清图③中处于分生区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下方移动 D . 图④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后,视野变暗且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绿色植物中RuBP羧化酶(Rubisco)具有双重活性,当O2/CO2偏高时,光呼吸的过程会加强。光呼吸是在光的驱动下将碳水化合物氧化生成CO2和水的一个生化过程,是一个高耗能的反应(如图1所示)。过氧物酶体为单层膜结构,有特定的功能,负责将光合作用的副产物C2(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

  1. (1) 据图1中的信息,绿色植物在Rubisco催化下与C5反应,形成的中的C原子最终进入线粒体放出CO2 , 完成光呼吸的过程。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有。研究发现,光合产物1/3以上要消耗在光呼吸底物上。据上述信息推测,细胞中CO2浓度倍增可以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原因是
  2. (2) 水稻、小麦等C3植物的光呼吸显著,而高粱、玉米等C4植物的光呼吸消耗有机物很少,C4途经如图2所示。

    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具有一种特殊的PEP羧化酶,它催化CO2和C3反应形成C4(苹果酸)。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生成CO2和C3(丙酮酸),其中的CO2参与,C3(丙酮酸)回到叶肉细胞中,进行循环利用。根据图中信息推测,PEP羧化酶比Rubisco酶对CO2的亲和力。叶肉细胞包围在维管束鞘细胞四周,形成花环状结构。根据此结构特点,进一步推测C4植物光呼吸比C3植物低很多的原因 ,从而使CO2在与O2竞争Rubisco中有优势,抑制光呼吸。

  3. (3) 科学家利用水稻自身的三个基因,即GLO(乙醇酸氧化酶基因)、OXO(草酸氧化酶基因)和CAT(过氧化氢酶基因),成功构建了一条新的光呼吸支路,简称GOC支路。通过多转基因技术成功将GOC支路导入水稻并定位至叶绿体中,由此使光呼吸产生的部分乙醇酸直接在叶绿体内被催化为草酸并最终完全分解为CO2 , 从而形成一种类似C4植物的光合CO2浓缩机制,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如图3)。

    请根据上述材料,阐明GOC工程水稻株系的产量提高的机制: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 B . 酶和底物结合后形状不发生变化 C . 将胃蛋白酶提取液的pH由7调至2,加入蛋白块后蛋白块体积不变 D . 将唾液淀粉酶溶液的温度从60℃降低到37℃,酶活性会升高
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或O2产生量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光照强度为0,此时释放的CO2全部由线粒体产生 B . 光照强度为b时,叶绿体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中 C . 光照强度为c时,制约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D . 光照强度为d时,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的速率为5.6g·h-1·m-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基质是产生CO2的唯一场所 B . 叶肉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叶绿体和液泡中 C . D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 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根据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等类型。C4植物的CO2补偿点比C3植物的低。CO2补偿点通常是指环境CO2浓度降低导致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环境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不同植物(如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相同的,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答出3点即可)。
  2. (2) 正常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其他部位,原因是(答出1点即可)。
  3. (3) 干旱会导致气孔开度减小,研究发现在同等程度干旱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生长得好。从两种植物CO2补偿点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