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施来登和施旺为细胞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B . 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 .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 . 达尔文揭示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探究果胶酶的最 适温度时,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 B . 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相同的,而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C .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 用时间,因此待酶作用完后立即煮沸失活 D . 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 B .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 .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 .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B . 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 C . 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D . 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
甲醇本身对人体只有微毒,但进入肝脏后,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化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用乙醇治疗甲醇中毒的原理是让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下列符合使用乙醇前(a)和使用后(b)醇脱氢酶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图是(  )

A . B . C . D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NaOH溶液 B . 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洋葱鳞片叶细胞一直保持活性 C . 用健那绿染液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若线粒体被染上色则说明该细胞已死亡 D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要想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

如图是探索温度对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实验结果图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另取3支试管编号并向各试管中注入1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中滴1﹣2滴碘液;

④将装有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分成3组分别放在60℃的热 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⑥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5min.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③②⑥④⑤ C . ①②④⑥③⑤ D . ①④②⑥⑤③
下列关于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能提供反应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B . RNA聚合酶能与R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 . 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 . 能产生ATP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速率(或生成物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①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 . 图②虚线可表示增加酶浓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 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 .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 . 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 . 要得到乙曲线,选择过氧化氢酶更合适 D . 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点
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 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C . 高温能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D .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 . 胆汁 B . 胰液 C . 肠液 D . 唾液
图中曲线表示在某一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525343144

A . A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 . 如果B点时反应体系加入少量同种酶,曲线不会变化 C . C点时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不是反应物浓度 D . 如果A点时将反应体系温度升高10℃,该曲线可能不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原理相同 B . 酶并不是都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C . 酶在过酸、过碱或者温度过高的溶液中会永久失活 D . 酶与激素、神经递质一样,都可以重复使用
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84878812

  1. (1) 图1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图中表示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填“上移”或“下移”)。
  2. (2) 图2纵轴为酶促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填“A”或“B”)。
  3. (3) 图3是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其中B表示(物质),X1和X2(填“是”或“否”)同一种物质,在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中伴随着(填“酶1”或“酶2”)所催化的化学反应,ATP之所以喻为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是因为能量可通过ATP在之间循环流通。
下列有关酶及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都能被蛋白酶水解失去活性 B .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活化能 C . 酶分子在催化化学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 D . 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塍化化学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点是(   )
A . 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B . 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 能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 D . 催化化学反应更高效
细胞内的磷酸果糖激酶(酶P)催化下列反应:

果糖-6-磷酸+ATP果糖-1,6-二磷酸+ADP

这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重要反应。下图为高、低两种ATP浓度下酶P与果糖-6-磷酸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内酶P催化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 . —定范围内,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P活性呈正相关 C . 低ATP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酶P的活性 D . 酶P活性受到有氧呼吸产物ATP的反馈调节
有关“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 . 4号试管产生的气泡比3号试管多,说明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C . 2号试管产生的气泡比1号试管多,说明加热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反应条件,1号试管常温处理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现有4支试管A、B、C、D,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出现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
  2. (2) 试管A、B形成对照,说明酶具有,试管A、C形成对照,说明高温会破坏酶的进而使酶失去活性。
  3. (3) 在加入斐林试剂检验之前,试管D中剩余的物质有水、多肽、
  4. (4) 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

    据图分析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具有类似结构因而能与酶的活性位点相结合.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选填“高温”、“低温”、“强酸”) 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