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知识点题库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 .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夸张) C .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夸张、拟人) D .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比喻、拟人)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 (1)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

  2. (2) 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3. (3) 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

  4. (4) 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 B . 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 . 本文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 D . 文章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以动衬静,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                                , 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 (1) 文中划线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è)锐不可挡 B . 灭(qiān)心潮彭湃 C . (kuì)豪情万丈 D . 军(guān)震耳欲聋
  2. (2) 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遗嘱   鼓励   英姿 B . 遗愿   奖励   雄姿 C . 遗愿   奖励   英姿 D . 遗嘱   奖励   英姿
  3. (3) 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追思与缅怀   ②光荣与梦想   ③决心与信念 B . ①光荣与梦想   ②决心与信念   ③追思与缅怀 C . ①追思与缅怀   ②决心与信念   ③光荣与梦想 D . ①光荣与梦想   ②追思与缅怀   ③决心与信念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习主席在2016年电视新年讲话中说:“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自此“获得感”“朋友圈”全面爆红。①“获得感”一词还曾名列“《咬文嚼字》杂志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榜首第一位。

材料二:②《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后,使“互联网+”一词在中国各大媒体迅速传播,成为“2015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之一。

材料三:2015年11月9日《南国今报》以“林心如:吓死宝宝了”为标题发表了一篇文章,③随后“吓死宝宝了”被广泛使用,“宝宝体”走红。

材料四:2015年11月,歌手王心凌的微博照片被不少网友评论为“没品位”“不美”,而一位网友评论:“主要看气质。”此语一出,迅速引起共鸣,④继而得到网友的追捧、转发,也因为其拒“看脸”、重“气质”的正能量,在2015年末爆红网络。

  1. (1) 从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流行语”主要是借助哪些媒体传播的?
  2. (2)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流行语”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3. (3) 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美人瑞[注]这样走来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

    ③在公共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的。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以后每月都资助我二十元人民币。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⑧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钟书同候。”

    ⑨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不可能有“钟书同候”了。

(选文有改动)

【注】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2. (2) 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3. (3) 从第⑧段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什么感情?联系全文,说说“我”对杨先生怀有什么感情?
  4. (4) 下列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或表达方式中的一个方面说明理由。

    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复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

  5. (5) 假如杨绛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你对她的了解,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她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B .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C . 她高兴得嘴角上翘,变成一弯月牙儿。 D . 他长得太像他父亲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写奥林匹克新纪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侧记

       新华网吉隆坡7月31日电(记者林德韧汪涌高鹏)  7月31日的吉隆坡会展中心见证了北京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拥有灿烂文明的古国,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将在2022年迎来奥林匹克的又一次绽放。

       从2001到2015,跨越14年之后,北京再度申办奥运成功,在奥林匹克历史上书写新的一页,2022年,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北京对奥林匹克的渴望和向往,不变的,是中国作为大国的从容与担当。

       聚焦北京,奥林匹克新风貌

       夏天的吉隆坡气候宜人,矗立在会场旁雄伟的双子塔标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北京申冬奥代表团衣着整齐,庞大的队伍瞬间成为全场焦点,大家的自信与轻松写在脸上。望向窗外,当地华人拉起了助威横幅,举起了舞狮,壮观地挥动着手中的国旗,为代表团的陈述加油鼓劲。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向国际奥委会诉说着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意义:“今天,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旅程中,将要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冬奥会,为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可持续的冬奥会,全面实践《奥林匹克2020议程》,不仅给中国带来积极改变,也让世界的未来更加美好;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节俭的冬奥会,不但保证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最高水平,而且把奥运遗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奥运会的积极影响更加深远。”陈述在热烈的氛围中逐步推向高潮。

       在一段视频中,姚明身着冰球服,在被小选手攻破球门后做出无奈的表情,这引得全场哈哈大笑,给紧张的会场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气氛。事实上,无论是在会议开始之前的媒体采访还是陈述时的演讲,还是结束之后的记者访谈,姚明都是焦点之一。作为代表团中的“第一高度”,姚明一直在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色,奥林匹克与北京再度结缘的神圣时刻,他也参与到了其中。

       与他并肩站在讲台上的是身怀六甲的杨扬。中国冬季运动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她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拿到的两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参加冬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我真的是在站着,”杨扬对于姚明身高的玩笑逗乐了同样站在旁边的冬奥名将李妮娜,也逗乐了许多委员,轻松的心态由此感染到了讲台下。

       代表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北京,我们准备好了!

       选择北京,奥林匹克新契机

       这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投票。

       陈述结束后,2022年冬奥会评估委员会主席茹科夫给了两座申办城市最后的点评,另外他也提到了关于阿拉木图的一些更新的信息。针对评估报告中对于住宿方面的疑问,阿拉木图团队提供了一些新的数据支持,体现了在接待能力方面上的努力,也为自己增分不少。

       国际奥委会规定,为防止发生利益冲突,来自奥运会申办城市所在国家(地区)奥委会的委员在他们的竞选城市没有被淘汰之前不能参加投票。因此,来自中国的三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李玲蔚、杨扬将不能参加投票。包括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海博格等在内的11位委员请假缺席本次全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不参加投票。因此参与投票的委员共有85人。

       投票在吉隆坡当地时间下午4点20分正式开始。本次大会国际奥委会使用了新的电子投票系统,但最后系统出现了问题,只能借助纸质投票。一波三折的投票过程结束,北京还是阿拉木图?紧张的情绪全场蔓延:就差最后的宣布了!

       祝贺北京,奥林匹克新纪元

       北京赢了!

       欢呼声响彻吉隆坡会展中心,这声欢呼,凝聚了多少辛劳和热盼!

       在巴赫念出“北京”的一刻,代表团成员们都一跃而起,相互拥抱恣意庆祝。在陈述时笑容满面的李妮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泪水夺眶而出。“之前一直在想用什么样的状态去表达自己的高兴,因为之前放了一个索契的片子,所以触景生情,想到我们在整个申办过程中很不容易,比较有感触,”在索契迎来自己冬奥会谢幕演出李妮娜在接受采访时依然不太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

       现场掌声雷鸣,巴赫第一时间走下主席台,与代表团成员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北京申冬奥代表团用胜利为这次马来西亚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同样激动的姚明说:“我们是很幸运的,在这也要向阿拉木图表示感谢,如果没有他们的精益求精的表现也不会激励我们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体育比赛永远要感谢一个伟大的对手,才能一起创造出一场精彩的比赛。”

       85名委员投票,一人弃权,44∶40,北京取得险胜,未来的7年,北京将逐步给世界展现自己在冬季的魅力,为奥林匹克的史册再添神奇的一笔。

       北京,加油!

                                                                                                                                                                                                      (摘自新华网)

  1. (1) 此则消息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有什么作用?
  2. (2)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导语内容。
  3. (3) “变化的是时光……从容与担当”这段文字放在导语部分是否多余,起什么作用?
  4. (4)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 (5) 文章采用小标题结构有什么作用?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yǎ)     口(ài)      踞(dūn)     荒(mǎng) B . (diān)   蝉(yì)      安(wèi)     疲(juàn) C . 望(níng)   夫(jiāo)    戏(xī)      救(zhěng) D . (xián)   愚(chǔn)    闪(shuò)    树(huái)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 ②①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②① D . ③①②
阅读《一片槐树叶》,回答问题。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 (1) 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2. (2) 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 . 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 . 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 . 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3. (3)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4) 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时间:

    心理:

  5. (5) 本诗运用了“以大见小”的手法。请你说说“小”指什么?“大”又指什么?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和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退(kuì)       要(sài)       磅礴      锐不可(dàng) B . 发(bān)       仲(zāi)       吞食      由(zhōng) C . 空(líng)      似(kù)        潇飒      轻(yíng) D . 然(wēi)       横(gèn)       广袤      锵(kēng)
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教育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  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科学教育国际论坛7月3日在京开幕,11个国家的30余位专家参会。论坛围绕:“‘一带一路’上的历史与科学教育”这一主题,邀请4位专家进行主旨发言。有的专家认为:孩子可以把和平、和谐的理念传递给自己的父母及朋友,通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与文化的发展。有的专家通过讲述天文学上的相关案例,介绍了中西方在丝绸之路上的科学交流。有的专家提到,目前各国急需加强科学教育,培养青年人才对科学研究的敏锐度,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以便未来能肩负全球发展的重任。

新闻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上面的新闻标题并不能概括本则新闻的内容,请你写出修改后的新闻标题。(不超过30字)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ài)    退(kuì)    由(zhōnɡ)    锐不可(dāng) B . 发(bān)    澎(pài)    息(bǐnɡ)    威风凛(lǐn) C . (zhǔ)    首(qiào)    酷(shì)    眼花乱(liáo) D . 锵(kēnɡ)    行(lǚ)    然(wēi)    叱风云(zh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 . 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C . 某地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 , 但在当地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D . 发令枪响后,刘明同学首当其冲 , 跑在最前头,最终获得第一名。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 .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 , 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著名词作家乔羽,曾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②段中画线的“这种美德”指什么?
  4. (4) 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泪水中收获力量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二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36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做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

  1. (1) 品读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 (2) 第1段属于什么描写?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 (3)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怎样理解郭秀莲说的这句话?
  4. (4) 画线句中的“红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为什么值得珍藏?请谈谈你的理解。
  5. (5) 读完选文,你有何感想?请拿起笔写出你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举世聚焦的一瞬——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侧记

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18分。

雄踞于维多利亚海湾展翅待飞的香港会展中心新翼,晶莹亮丽;五楼大会堂里,华灯齐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

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欢快的乐曲。4 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

主席台设在大会堂北端的半圆形前厅。前厅北面30米高的蓝色玻璃幕墙中央,并列悬挂着中、英两国国旗。中英两国主要领导人各5个座位并排设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

主礼台前方按照中英相应方位设置了两个棕红色讲台,讲台正面分别镶嵌着两国国徽。

讲台的东西两侧各矗立着高矮两根旗杆。此时,中方的旗杆正待升旗,而英方的蓝底米字旗处于待降位置。

23时46分,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中国国家主席江Z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大厅,步履矫健地登上主席台,在中方主礼台就座。

23时47分,双方仪仗队同时齐刷刷地施举枪礼。

23时48分,查尔斯王子走向英方一侧的讲台致词。他说,仪式标志着香港在英国管制150多年后,根据1984年签署的联合声明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队进场。23时59分,随着英国国歌的旋律,那面蓝底米字旗和英国统治下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在场的英国官员肃立。

米字旗降落了。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

历史的时针终于指向了7月1日0时0分0秒这一刻!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期盼的庄严一刻;这是本世纪进步人类欢呼和平、理性与正义的胜利一刻。为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领导亿万人民历经浴血奋战,在改革开放中终于找到一条以“一国两制”完成国家统一的必由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旗之畔,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徐徐升起,犹如紫荆花开,迎风怒放。

0时3分,江Z民主席走上讲台,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江Z民主席的讲话,6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讲话结束时,场内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与南京静海寺的钟声遥相呼应,与北京天安门广场10万群众的欢呼汇作中华民族的强劲声音!积淀在国人心底的期待和激情像熔岩一样迸发。

记者注意到,参加交接仪式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习惯地举起颤巍巍的右手,向神圣的国旗行军礼,脸颊上老泪纵横。他们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辗转奋战,血染疆场。

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仰视着五星红旗,说:17年来我一直坚持在香港升国旗,最早和我一起升旗的伙伴们都已经去了。如今我已八十有六,终于亲眼见到祖国收回香港,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告慰伙伴们在天之灵:夙愿已了!

0时9分,交接仪式结束。钱其琛外长礼送查尔斯王子一行走出大厅主入口处。查尔斯王子及刚刚去职的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在茫茫夜色中离开,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

百年一瞬,沧桑巨变。当年,列强瓜分,骨肉离散;如今,金瓯补缺,同胞团聚。这是何等悲怆而又何等壮丽的史诗!

此情此景,迅即传至全中国,传至全世界……

(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

  1. (1) 作者要写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为什么开头花了很大的笔墨去描写会场的布置情况?
  2. (2) 如何理解“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这句话?
  3. (3) “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有怎样的含义?
  4. (4) 这则新闻在文体上有怎样的特点?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kuì退       战      要  锐不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2021年9月12日上午10:00,中国首个由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发起的民间公益组织颁发的世界级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正式揭晓了2021年生命科学奖(袁国勇院士、裴伟士院士)、物质科学奖(张杰院士)、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施敏院士)获奖名单。

②作为中国首个世界级民间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约650万元人民币)。

③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在奖项评审过程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以及数十位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参与未来科学大奖的提名与评议过程。

④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所获奖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产生巨大国际影响;(二)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三)主要在中国完成(完成者的国籍不限)。

⑤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被誉为“中国诺奖”,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

⑥未来科学大奖自成立以来,已评选出24位获奖人,袁隆平、施一公、卢煜明等著名科学家都曾获得过该奖项。

  1. (1) 请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2. (2) 这则消息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3. (3) 未来科学大奖是如何保证评奖的公正性的?
  4. (4) 第②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