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知识点题库

《国家宝藏》节目于2017年底登录中央电视台,点燃了亿万观众的国宝热。2018年央视春晚也设置了“国宝回归”的精彩环节,向观众讲述国宝《丝路山水地图》历经数十载回归祖国的动人故事。《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属于明朝宫廷的皇家地图,于20世纪30年代流失国外。2017年香港世贸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出资2000万美元购得,并无偿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

  1. (1) 结合上述材料,补充下列句子。

    守护历史,守住国之瑰宝;守护历史,守住;守护历史,守住

  2. (2) 不少拥有极高艺术和历史价值的中国文物在战火硝烟里、在时代变迁中“流离失所”,现仍散落在海外。有人说,政府应该斥巨资购回流失文物。也有人说,购回流失文物会掉进西方少数文物贩子设置的陷阱中,让他们坐收巨额经济利益。对此,请具体阐述你的观点。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送之

    ②礼愈

    冬烈风

    ④媵人持沃灌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益慕圣贤道      马千里者 B . 或遇叱咄        安陵君许寡人 C . 衾拥覆          中有足乐者 D . 足肤皲裂不知    人不知不愠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4. (4) 《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写自己求学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5. (5)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 . 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 . “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 . 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 .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C .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 .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B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交换) C . 万钟于我何焉(施加) D . 所识穷乏者我与(同“德”,感激,恩惠)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祲降于天 B . 以有先生也 C . 于我何加焉 D .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欲有于生者            甚:厉害 B . 万钟于我何焉            加:增加 C .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蹴:踢 D . 所识穷乏者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来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A . 相与步中庭 B . 苛政猛虎也 C . 箕畚运渤海之尾 D . 管夷吾举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 《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 . 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 . 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或遇叱咄/俟欣悦 B . 烨然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人也 C . 每假借于藏书家/呼尔而与 D . 免冠跣/以有先生也
默写。
  1. (1)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2. (2) ,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 (3) 北风吹断马嘶声,!(纳兰性德《浣溪沙》)
  4. (4)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两句,作者借用典故表达了期望得到重用以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愿望。
  5. (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 , 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青?青衫湿

【注】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②青衫湿:唐自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借景抒情,写出了作者挣脱家庭牢笼的快乐心情。 B . “四面歌残”用典,指当时中国社会的危机,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 C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D .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直抒胸臆,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2. (2) 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休浸    燕然    流血千里    羌管悠悠 B . 青衫    嗜学    怀怒未发    英雄末路 C . 耄老    缟素    免冠徙跣    白虹贯日 D . 酒酣    肝胆    锦帽貂裘    舍身取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①殊:特别。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畅通,昌盛。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主人日再    食:

    ②同舍生皆绮绣              被:

    ③父母岁有裘葛之            遗:

    ④人谓板桥读书善记          咸: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①书有弗记者乎?

  3. (3) 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或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句

    学习态度或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A.

    【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一心向学

    【乙】文:B.

    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C.

  4. (4) 【甲】【乙】两文末尾的画线句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

【注】①佚(yì):通“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③躐(liè):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丝带。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于使人        工:

    ②然犹之不已          策:

  2. (2) 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定公不悦,告左右/不物喜,不以己悲 B . 定公躐席起/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C . 不识吾子何以知/手指不可屈伸,弗 D . 舜不穷民/安陵君许寡人
  3.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 (4) 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请以《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唯不辱使命》——《战国策》——刘向 B . 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全集》——范仲淹 C . 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孔子 D .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全集》——宋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许衡①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街独意危坐②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有所遣,一毫弗义弗受也。庭③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晲视④而去。其家人化⑤之如此。”

    卒后,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注】①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人,金末元初著者名理学家、教育家。②危坐:端坐。③庭:(有教养的人家的)庭院。④晲视:斜着眼看。⑤化:教化、数育。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 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逝者如斯夫,不昼夜 B . 可:二者不得兼 /潭中鱼百许头 C . 得:故不为苟也/余因遍观群书 D . 为: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也/宫中府中,俱一体
  2. (2)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 (3) 【甲】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4. (4) 【乙】文中许衡哪些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观点。许衡的做法使得他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秦王怫然怒,诵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魏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素缟,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 , 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加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加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令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节选自《唐雎说信陵君》)

【注】①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②邯郸:赵国的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③赵王:赵孝成王。④卒然:“卒”同“猝”,突然。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仓击于殿上

    ②长跪而之曰

    赵国

    ④唐雎谓信陵君曰

  2. (2) 下列划线句子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然  秦王怫怒/则北通巫峡 B . 自  赵王郊迎/非亭午夜分 C . 徒  亦免冠跣/以有先生也 D . 之  人憎我也/聂政刺韩傀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②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4. (4) 选文都是有关唐雎的故事,试从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的手法比较语段的异同。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怫然(fó)   缟素(gǎo)   豆羹(gēng)   免冠徒跣(xiǎn) B . 休祲(qīn)  耄老(mào)  不屑(xiè)    缊袍敝衣(yùn) C . 叱咄(duō)  冻馁(něi)    烨然(yè)    负箧曳屣(jiá) D . 诋毁(dǐ)   皲裂(jūn)    拜谒(yè)   德隆望尊(lóng)
古诗文默写。
  1. (1) 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2)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3)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4. (4) 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 (5) 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定风波》)
  6. (6) ,北风吹断马嘶声。(纳兰性德《浣溪沙》)
  7. (7) 杏花疏影里,。(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8. (8)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三句勾勒出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③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往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④为不受?”曾子曰:“参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立节》)

【注释】①曾子:即曾参。②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称作采邑。③修:修饰。④奚:何,为什么。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有所不辟也     患:

    ②参之言足以全其也    节:

  2. (2)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纵 子 有 赐 不 我 骄 也 我 能 勿 畏 乎?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4. (4) 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为人处世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人有所畏

马 军

某日早朝,明太祖朱元璋忽然发问:“天下何人最快活?”君臣遂纷纷开动脑筋,或曰金榜题名者,或曰功成名就者,或曰富甲天下者,或曰子孙满堂者,不一而足,却皆未获赞许,唯独大臣万钢说道“畏法度者快活”时,才龙颜大悦,并强调“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妄”,历来为先贤所诫,遑论治国、平天下,亦为修身、齐家之大患。妄念一起,万马脱缰,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诸多不切实际,执迷不悟的妄想;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的妄言;毫无根据,轻下结论的妄断;伤天害理,丧心病狂的妄为即会纷至沓来。一个“妄”字,实乃害人害己,祸国殃民的罪恶推手,政通人和,长治久安,岂可得也?

而治妄戒妄的灵丹妙药就是有所畏。

元代名臣吕思诚畏书。“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古往今来,先哲们充满智慧和人文情怀的不朽论著,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已经形成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崇尚与敬畏的价值观和道德律,不管多么贫穷困顿,也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险恶,都不敢轻易逾越先哲所划定的红线,孔子将其谓为君子之畏。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李悝畏法。作为魏国大法官的他曾审理一桩凶杀案,最后结案时将杀人凶手按律判处了死刑。不想3年后,此案真正的凶手浮出水面,不仅自己供认不讳,而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显而易见,一个无辜的人被他冤杀了,按照他自己所定的《法经》,这是死罪,毕生崇法畏法的李悝遂以自杀谢罪。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则是畏威。当初,刘璋统治蜀川时,一味实行所谓的仁政,结果却是导致境内法纪废弛,正气不彰。诸葛亮对此反其道而行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百姓对法律的高压线逐渐产生敬畏,蜀国从此走向大治,国力日强,为六出祁山伐魏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有恃无恐者往往无畏。何进自恃位高权重,又贵为国舅,因此谁都不放在眼里,当有人提醒他要警惕炙手可热的十常侍时,他全然不当回事,“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结果不久就被十常侍砍了脑袋。吕布也犯这样的毛病,“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这种天为老大,我就是老二的“浑不怕”,最后都落了个身首异处的可悲结局。

无知者更是不知有畏。汉朝时,朝廷派使者来到西南一隅的夜郎,这是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的蕞尔小国。可夜郎国王从未出过国门,井底之蛙的他骄傲地问汉使:“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他的茫然无知和狂妄自大吓了使者一大跳。

本来,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善待它们是我们现代文明人的责任,因为它们和我们人类都在同一条船上。可是一些饕餮之徒,不知它们的厉害,将果子狸、穿山甲甚至蝙蝠等等,都变成了嗜欲者们的盘中餐,导致其自身携带的危险病毒的潘多拉魔盒被一双双无知之手愚蠢地打开,致使恶魔般的疫情肆虐逞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自高自大,满不在乎,看似与无畏相像,其实毫不沾边,甚至是真正的懦夫,在危险面前,草菅人命者有之,逃避责任者有之,丧失人格者有之。真正的无畏是文天祥,是杨继盛,是方志敏,是江竹筠,是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另外,从本质上说他们也不是毫无所畏,只不过畏的是内心深处重于泰山的东西受到损害,所以自己的这个“小我”也就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5月上半月)

  1. (1) 文章第一段引用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文中介绍了吕思诚畏书、李悝畏法、普通民众畏威的故事,请你也写出一个事实论据,写出所写人物畏惧的内容。
  4. (4)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妄”字对国家而言可能会成为治国的大患,对个人而言,容易造成轻下结论的妄断。 B . 一些嗜欲者们对野生动物无所畏惧,将果子狸、穿山甲甚至蝙蝠等做成盘中美食,最终给自身健康带来威胁。 C . 通过刘璋与诸葛亮治理蜀川的办法的对比,说明使民众畏威法律才能令国家长治久安。 D . 自高自大、满不在乎是无畏的表现,无畏的内涵是用生命坚守内心深处重于泰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