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知识点题库

课外阅读。

雪中偶题

唐 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 (1) 诗中描写了哪几个雪中场面?

  2. (2) 诗的后两句着力描写渔舟归来的景象,在诗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下面的诗句中哪句不是描写西湖的?(       )

A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D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李白写的诗句是( )。

A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你能说一说《小池》这首诗中描写的美丽风景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快乐阅读,我能行:

甲: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

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乙: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

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丙: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

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

丁: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

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丙:丁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1. (1) 诗中提到的两部古典名著的作者分别是
  2. (2) 由“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我分别想到了张继诗句“”和王维的诗句“”。
  3. (3) 女娲、大禹是我国古代中的人物。
  4. (4) 冬子指的是电影《》中的主人公,他和雷锋在诗歌中是的代表。
  5. (5)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感受——      领略——

  6. (6) 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是,在朗读时要读出的感情。
读一读。

春天来了

柔柔的风,淡淡的云,

枝头吐新芽,鸟声满树林,

快乐的春天已经来临。

淙(cóng)淙泉水,绵(mián)绵细雨,

遍地野草绿,满山桃花红,

美丽的春天已经来临。

放风筝,唱山歌,

春天的孩子啊,

多么快活!

阅读理解。

农民一有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来尝一尝。

  1. (1) 本诗的作者是
  2. (2) 在节选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找出这个比喻句中:。把比作
  3. (3) 通过全诗,我们可以体会到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②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 (1) “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
  2. (2) 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四字,写岀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 (3) 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描绘云和雨的特点;“”和“”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诗歌鉴赏,古诗对比阅读。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 (1) 《山中》是朝诗人写的,《秋风引》是朝诗人写的。
  2. (2) 《山中》中的“红叶”一词让我们想到(谁?)的诗《山行》中的。《秋风引》中“萧萧”指的是,叶绍翁写的《》中“”一句也有“萧萧”这个词。
  3. (3) 《山中》描绘由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所组成的山中深秋初时节的景色,色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
  4. (4) 《秋风引》表面写,实际却是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
古诗鉴赏。

春水生①

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②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③汝曹:你们,指水鸟。

  1. (1) 诗中写出了春水的哪些特点?
  2. (2) 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课内阅读。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 (1) 解释词语:

    但使:教:

  2. (2) “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3.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重点解析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2. (2)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这一句的意思是
阅读《烟村》,再次感受叶绍翁的“不值”。

烟村

[宋]叶绍翁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1. (1)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望着村子里的,听着村中传出的,找寻着

    村中的。“”告诉了我们诗人找寻的结果。

  2. (2) 诗的后丽句写景,景中有,最让诗人欣喜的是
  3. (3) 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画面。
  4. (4) 选一选,体会诗词句中蕴含的豁然明朗的心境。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②踏破铁鞋无觅处,。③旧时茅店社林边,

    A.路转溪桥忽见 B.得来全不费工夫 C.柳暗花明又一村

默写
  1. (1)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 (2)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 (3)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课内阅读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 (1) 该诗的作者是
  2. (2)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行人:    开封:

  3. (3) 说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
  4. (4)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写出一句你积累的表达此种感情的诗句。
阅读回答问题

七步诗

[三国]曹 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①持:用来。②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③菽:豆。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羹——    漉——

    釜——    泣——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
  3.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阅读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 (1) 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句:(填写文中诗句)
  2. (2) 作者巧比妙喻,用“萁”比喻哥哥曹丕,用“豆”比喻①,“同根生”指②
  3. (3)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
    A . 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B . 表达了作者对哥哥曹丕的理解与无奈。 C . 表达了作者对骨肉相残的厌恶与憎恨。
阅读欢乐岛。

我想知道,

哪里是云儿的家,

为什么不管在什么地方,

都能看到它?

  1. (1) 这一节有句话。
  2. (2) “我”想知道什么?
  3. (3) 仿照课文的句式,写一写。

    我想知道,

    风儿长得什么样,

    为什么

    我却找不到它?

    我想知道,

    为什么

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2. (2)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的意思;“泊”,这里有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作了准备。
  3. (3) 诗的第二句点出“客愁新”,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课外美文阅读。

写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歌

在那遥远的国度丹麦,

有一个乖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年三十还要光着脚丫上街卖火柴。

她缺衣少食又没有人疼爱,

为此她一连擦燃了五次火柴。

第一次看见了温暖的大火炉,

第二次看见了喷香的烤鹅,

第三次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

第四次看见了疼她爱她的奶奶,

为了留住奶奶,她擦燃了大把的火柴……

可怜的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

富人们却在喝好酒吃好菜……

  1. (1) 歌词的第句写了现实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状况。第句写了小女孩擦着火柴后的幻想。这些幻想是实现的。
  2. (2) 作者以歌曲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对富人不关心穷人死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