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题库

如图是小柯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 性.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 。

  2. (2) 小柯认为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

  3. (3) 甲装置内因 导致气压减小,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通过科学探究已知,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如果作出的假设是“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那么实验设置的条件应是控制(    )不同。
A . 潮湿程度 B . 温度高低 C . 黑暗 D . 明亮
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向阳处

20℃

充足

阴暗处

20℃

不充足

A . 都应放在向阳处 B . 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 . 温度都应当是0℃ D . 都应当不浇水
学生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5. 0%

5.0%

0.2%

温度

20℃

15℃

15℃

  1. (1) 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能研究 (填“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2. (2) 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当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栽培大白菜的产量就越。(填“高”或“低”)
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这一实验对照组中,自变量是水分 B . 设置丙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乙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C . 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D . 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
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加快,弯向光源”。造成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的原因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的结果。

为探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甲图 A 区)、还是尖端以下的一段(甲图 B 区)、还是两者都可发生。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⑴材料与用具: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

⑵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 标号甲、乙、丙、丁。

②甲组只在胚芽鞘的 A区插入云母片,乙组只在B区插入云母片,丙组,丁组不做处理。

③四组都置于不透光纸盒中,给单侧光照,适宜条件下培养,如乙图所示。

⑶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甲、丙组直立生长,乙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填“尖端”、“尖端下一段”)。

②若,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向下一段。

③若丙组直立生长,甲、乙、丁三组都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和尖端下的一段。

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食用茶多酚真的有减肥效果吗?小叶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食用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效果。

【实验步骤】

⑴分组:质量为20g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

⑵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具体见下表。(备注:灌胃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给药方式)

组别

A

B

C

天数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喂养饲料

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灌胃液体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茶多酚溶液

⑶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量、记录,并求平均值。

组别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8.6

63.9

59.5

【交流讨论】

  1. (1) 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2. (2) 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其变量是,能得出的结论是
  3. (3) 在本实验中,确定茶多酚的减肥效果是通过比较来体现的。
小明看到家中买了一个多月的面粉,怀疑不能吃,可母亲说,面粉还是好好的,为什么不能吃呢。他决定对家中的而粉做一次新鲜度的检验。他育先收集了有关信息:

①久置的面粉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和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会分解成醇和各种有机酸,导致变质,变质的面粉中有机酸的含量增多。

②有机酸和盐酸一样可用NaOH溶液中和,根据面粉中酸的含量可以确定面粉是否新鲜或变质。

③如果要测定的面粉消耗的NaOH与同等质量的新鲜面粉消耗的NaOH相仿,说明是新鲜的,如果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是标准液的2.5倍以上,说明面粉已经变质,不能食用。若在2.5倍以下,则面粉不够新鲜,不过还能食用。

  1. (1) 小明实验探究的目标是
  2. (2)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自己家中面粉的检测:

    ①在15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40毫升纯净水,再加入5克新鲜的面粉,滴几滴无色酚试液,混合搅拌均匀,到没有任何面团存在为止;

    ②往烧杯中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直到混合物呈浅红色,并在1~2分钟内不褪色为止,消耗NaOH溶液10毫升;

    ③取5克家里的面粉,用同样的办法同样的氢氧化钠溶液滴人面粉与40毫升水的混合物中,消耗了NaOH溶液15毫升。

    请你帮他解决一些问题:

    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

  3. (3) 把而粉放进水中时,你可以用家中来搅拌;面粉与水形的是溶液吗
  4. (4) 小明在实验时,自家面粉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新鲜面粉消耗的倍,你认为他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试剂1

试剂2  温度/℃

溶解后

温度/℃

静置后

温度/℃

试剂3   温度/℃

混合后

温度/℃

0.5gNa2CO3

10mLH2O 20.0

23.3

20.0

10mL HCl(20%)20.0

23.7

0.5gNaHCO3

10mLH2O 20.0

18.5

20.0

10mL HCl(20%)20.0

20.8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 . 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 . 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 D . 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在进行“驱蚊植物提取液对驱蚊效果的研究”中,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选取10只个体大小、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白鼠。分别蘸取等量的5%天竺葵叶提取液、5%薄荷叶提取液、5%西红柿叶提取液、10%西红柿叶提取液、清水涂抹在小鼠背部,每种溶液涂抹2只小鼠,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标记,以作区分。

步骤2:将小鼠全部放入装有一定数量蚊子的密闭空间中,2人分别观察每只小鼠身上停留的蚊子数量并记录,记录数据以小时为单位,取2人记录数据的平均数,共观察、记录6小时。

步骤3:计算有效保护时间、有效驱蚊率并记录表格,如表所示。

不同植物提取液的有效保护时间(h)及各时段的驱蚊率(%):

样品

有效保护时间

第1小时

第2小时

第3小时

第4小时

第5小时

第6小时

5%天竺葵叶

2

100

100

85.7

66.7

71.4

80

5%薄荷叶

4

100

100

100

100

71.4

60

5%西红柿叶

2

100

100

71.4

50

85.7

60

10%西红柿叶

4

100

100

100

100

71.4

80

清水

0

0

0

0

0

0

0

【备注:有效保护时间:从涂药开始到有第1只蚊子叮咬的间隔时间;有效驱蚊率(%)=(对照组蚊子叮咬数-涂植物溶液组蚊子叮咬数)/对照组蚊子叮咬数】

  1. (1) 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
  2. (2)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质量分数都为5%的三种植物叶提取液的驱蚊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
  3. (3) 进行此项研究对预防下列哪项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选填字母代号)
    A . 呼吸道传染病 B . 血液传染病 C . 体表传染病
为了探究吸烟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置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两个底部有网格透气的鼠笼,分别标注为甲组、乙组.

②选用体重约200g的实验鼠10只,平均放入甲乙两组,甲组每天饲喂新鲜干燥食料且笼外底部点燃香烟持续烟熏,乙组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乙组大鼠正常,甲组大鼠眼睛充血红肿、活动异常,心率加快,最后痉挛、休克。

  1. (1) 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 (2) 本实验中除控制“大鼠体重相同”这一条件外,还要注意哪些条件?;(至少写出两个);
  3. (3) 若将实验进行改进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变,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 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 验 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 (2) 比较实验 1、2 或 3、4 得到的结论是
  3. (3) 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小明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

步骤一:取4个透明玻璃瓶编号为1、2、3、4,每一个瓶底先铺设6层滤纸,再均匀摆放25

粒大豆种子。

步骤二:将4个玻璃瓶做如下不同的处理,10天后取出观察萌发情况,记录胚根长度大于2毫米的种子数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处理方法

萌发数量/粒

1

不做处理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0

2

不做处理

放入0℃的培养箱中

0

3

向瓶中加水至滤纸湿润

就入0℃的培养箱中

0

4

向瓶中加水至滤纸湿润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23

  1. (1) 设置1号和4号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2. (2) 本实验中种子萌发的界定标准是
  3. (3) 实验中加水至滤纸湿润而不是直接加水至种子浸没的目的是
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 (2) 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3. (3) 预期的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连接)。
夏季的夜晚,人们常受到蚊虫叮咬的困扰。某科学兴趣小组为 探究不同的驱蚊植物提取液对驱蚊的效果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选取15只个体大小、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白鼠。分别随机菌取等量的5%天竺葵叶提取液、5%薄荷叶提取液、5%西红柿叶提取液、10%西红柿叶提取液、清水涂抹在小鼠背部,每种溶液涂抹3只小鼠,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标记,以作区分。

步骤2:将小鼠全部放入装有一定数量蚊子的密闭空间中,3人分别观察每只小鼠身上停留的蚊子数量并记录,记录数据以小时为单位,取3人记录数据的平均数,共观察、记录6小时。

步骤3:计算有效保护时间、有效驱蚊率并记录表格,如表所示不同植物提取液的有效保护时间(h)及各时段的驱蚊率(%):

组别

样品

有效保护时间

第1小时

第2小时

第3小时

第4小时

第5小时

第6小时

1

5%天竺葵叶

2

100

100

85.7

66.7

71.4

80

2

5%薄荷叶

4

100

100

100

100

71.4

60

3

5%西红柿叶

2

100

100

71.4

85.7

85.7

60

4

10%西红柿叶

4

100

100

100

100

71.4

80

5

清水

0

0

0

0

0

0

0

【备注:有效保护时间:从涂药开始到有第1只蚊子叮咬的间隔时间;有效驱蚊率(%)=(对照组蚊子叮咬数-涂植物溶液组蚊子叮咬数)/对照组蚊子叮咬数】

  1. (1)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质量分数都为5%的三种植物叶提取液前4小时的驱蚊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
  2. (2) 分析比较第3组和第4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本实验通过有效保护时间来反映驱蚊效果,这一方法在科学实验中较为常见,下列研究中采用上述方法的有:     。(填选项)
    A . 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B . 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实验 C . 平面镜成像实验                                D .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
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多做几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1) 小球在桌面做圆周运动时,其运动状态(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改变。
  2. (2) 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橡皮筋的伸长就越
  3. (3) 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4. (4) 小玲查阅资料后知道做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玲认为用橡皮筋替代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说出理由:

    小球质量(克)

    小球速度

    橡皮筋长度(厘米)

    15

    10

    15

    较快

    15

    15

    很快

    18

小乐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图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②→④→①→→⑥。(用图中的序号排列)
  2. (2) 实验操作⑤的目的是
  3. (3) 若实验过程正确,那么在实验操作⑥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但小乐在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后,发现叶片没有出现预期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小乐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取正确处理后的叶片,分成四组,将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04%、0.06%、0.08%的碘液分别滴在各组叶片上。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发现只有滴加0.04%的碘液的叶片,颜色变化与预期的一致。你认为小乐的猜想是

凝乳酶破坏酪蛋白胶束使牛奶凝结,被广泛应用于奶酪和酸奶的制作。图中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5

不凝固

  1. (1)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2. (2) 若将装置F中的混合物冷却至30℃时会发现
  3. (3) 若将酶和乳汁先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小科想知道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否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于是便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4份质量(填“相同”或“不同”)的洋葱块。

    ②用水和蔗糖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14%、18%和22%的相同质量的蔗糖溶液。

    ③将洋葱块分别放入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3. (3)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溶液中蔗糖的溶质质量分数

    10%

    14%

    18%

    22%

    现象

    洋葱块质量变大

    洋葱块质量不变

    洋葱块质量变小

    洋葱块质量变小

    由表可知,洋葱的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约为

  4. (4) 实验结论:
小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树苗长高到底是哪个部分生长的结果,某同学对此作出假设:“小树长高是由树的下部不断生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校园里选定一棵小树,在离地约1 m的B处刷上油漆,如右图所示。

②一年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1. (1) 如果观察到AB间的距离(填“增大” “不变”或“缩短”),则证实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
  2. (2) 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树叶变黄了,渐渐开始落叶了,该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