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与人的关系 知识点题库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  )

A . 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有害,小部分有益于人类 B . 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C . 微生物是没有害的 D . 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
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记载保留着,主要原因是(  )

A . 绿色植物能够分解植物遗体 B . 细菌分布十分广泛 C . 腐生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D . 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治疗。但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
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 (     )  
A . 蛔虫病 B . 肺结核 C . 流行性感冒 D . 手癣
给新生儿注射十三价肺炎疫苗能预防肺炎,这是为了(   )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消灭病原体
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 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 2 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2. (2) 尼达姆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 (3) 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的猜想。
  4. (4) 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 A 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选择“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曾被称为“黑死病”为我国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

材料2: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肺炎。

  1. (1)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鼠疫杆菌和2019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病原体,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别是。从免疫的角度看,两者都属于,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会产生相应的物质,针对性地对其发起攻击,这种免疫属于(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 (2) 为了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

    ①针对疑似病人进行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②建立方舱医院,实现集中隔离治疗确诊的“2019冠状病毒病”轻症患者;

    ③个人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注意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如图所示生物①②③依次是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 ①的细胞中没有细胞壁 C . ②③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D . ①②③细胞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2020年的寒假,被一场新冠肺炎逼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长假期,新型冠状病毒是这次传染病的元凶。
  1. (1) 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与细菌相比,它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
  2. (2) 2020年1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救治了一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氧合器又叫人工肺,功能是将非氧合血氧合成氧合血,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3. (3) 近日,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一些医生呼吁:希望痊愈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捐献血浆来帮助危重患者的治疗。你觉得他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1. (1)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而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该结构。
  2. (2)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和空气传播。按传播途径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传染病
  3. (3) 经过一系列科学的防疫措施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请举一例你熟知的措施:
能将死亡的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两类生物。微生物中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以复制方式增殖。
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 空气中飘散着许多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 C .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 .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酿酒、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B .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烂,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 C .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D . 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面对新冠肺炎我们需要常洗手,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步:与乙再握手后,甲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酵母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2. (2) 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 (3) 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4. (4) 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种类繁多的细菌和真菌,它们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食物变味通常是由细菌引起的 B . 人们常用酵母菌来制作酸奶 C . 发霉面包上的霉菌无细胞核 D . 香菇依靠出芽生殖进行繁殖
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装置

物质

温度(℃)

酵母菌+葡萄糖+水

25-30

酵母菌+水

25-30

酵母菌+萄萄糖+水

0-5

酵母菌+萄萄糖+水

95-100

A . 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 B . 将③④重新置于25-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 C . 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 D . 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体肠道内有多种多样的细蘭,都对健康有危害性 B . 口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乳酸菌的发酵米制作泡菜 C . 食物的腐败主要是出细菌和真菌的火量繁殖引起的 D . 我们合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细菌、真菌利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幽门螺旋杆菌侵入人体胃部,会引起胃炎、胃癌等疾病,下列关于这种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多细胞生物 B . 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 . 有成型的细胞核 D . 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

⑴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

⑵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

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高,说明炎症程度严重),结果如图2所示。

①对比(选填组号)组结果,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组别处理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②对比2组和3组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增加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超级细菌”是因为抗菌药物滥用而产生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细菌。如图所示是一种“超级细菌”,请回答:

  1. (1) 根据细菌形态不同,可将细菌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细菌属于 ;
  2. (2) 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 ;
  3. (3) 图中①是细菌的鞭毛,可帮助细菌